-
每个人都是唯一的、独特的,都有佛性,都有一个如来,所以我们要能看到自己的如来,展现今生光灿的生命花朵。 人在生活过程中,不论是处于好环境或坏环境、年轻或年老、男人或女人,都时常会面临抉择、诱惑、挫折...
郑石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3546763.html
-
自然。做人的“道”体现的是真诚、平等、清净、精进;做事的“道”体现的是看开、随缘、感恩、内求。
真诚:一心一意,不虚假。搞假骗的是自己,良心不安,真诚心是道。
平等:人与人的问题,包括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多是我大你小、我优你劣这种人心不平等造成。
清净:不沾染恶习,待人不分高低贵贱,处事不计较你我多少。
精进:不懈努力,不停追求。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看开:看透开悟,即明了世间万事万物没有...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34475638.html
-
又为了何事离开静处?”七位修行人将他们的经过,一五一十向佛禀白。佛陀说:“修行乃是一条心路历程,必定要修持到不被动态的情所感染,能够视富贵如浮云,视名利如敝履。能够看开乱象,道就在其中!世间最乱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是非和社会人群愚痴争斗的情形,修行最主要就是要看开这些心欲,如果看不开这些俗情乱相,又再投入社会,你们的心会更乱。”
佛陀又说:“一切苦就是因‘集’而成,集合名利、情爱,有这种种心欲...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0988573.html
-
圣严法师答:这个问题很复杂,要看开悟的程度如何;而且,体验开悟和真正开悟有很大的区别。开悟的经验是内在深刻的灵光乍现,来而复去,只留下那个经验的记忆和力量。再者,开悟的经验可深可浅。浅悟的人可能清楚自己的烦恼,但依然无法时时控制烦恼。深悟的人知道烦恼何时生起、从何生起,因此可以使它不出现。同时具有开悟经验和禅定力时,这种觉照力就会增长。
具有深悟经验和深禅定力的人不受烦恼之苦,因为即使烦恼现前...
圣严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50977655.html
-
只看其选择。 选择性流失,有舍才有得。” 公开组金奖得主是陈美华,以四方形、圆形、三角形、无形表达“看开”、“看淡”、“看空”、“看破”四个思想阶段。 她说:在她人格发展的成长路上,佛学、道家...正面思想解决心中难题。 “看开”、“看淡”、“看空”、“看破”其实也是她心路历程的写照,她奉劝诸君,如果你不快乐,感到不安全、不满足的时候,不妨也像她一样从智慧层面寻求出路,尝试不去计较、不去执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1345492.html
-
引人注目。李连杰 看开贫富荣辱 李连杰,10多年前就皈依佛门,成了一名佛门俗家弟子。李连杰说,当年拍摄电影《少林寺》时,有位方丈大师在看他第一眼时,就说他有佛缘,应该出家。当时这话没让他太在意,...
佚名
|名利之外 他们信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1233308213.html
-
没有想到死者夫妇两人会走到这一步,不然一定会劝说他们看开一点。
【省思】死者之悲剧难道就是他一个人想不开的问题吗?他所处的环境,接触到的信息,是不是与其走向绝路也有些关系?像死者这样的炒股亏本者还大...
佚名
|无常|股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11272935829.html
-
法师自身亦是以如是「看开了」的世俗境界,作为解脱生死之境界也!
所以者何?谓「她想:再过几十年,自己不也和老祖母一样要埋骨黄泉吗?」这样的「一个转念」以后,绝无可能「冲破了最后一道生死的关卡」故;...断我见烦恼故。由星云法师如是开示中,已可了知星云法师所谓之「了生死」者,同于世俗人之「看开了,一切都不管他,一切都随他去」。若如是对一切世间事都看开了,便是解脱生死,便是证得不生不灭的实相安乐,则世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4939487.html
-
走正途,多力所能及的资助最需要的人;多原谅、宽恕别人;多看开看破、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多尊重别人,多忆念无常无我涅槃、缘起性空不二法;这些都是比较实际也非难度大的问题,它们都远离了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而与...
能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2539533.html
-
生存得更自在.
3.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 能够达到看开忍, 则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4. 做事, 一定要秉持著“正”与“诚”的原则; 而待人,
则要以“宽”与“柔”的态度。要以...
证严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24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