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6篇,用时15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令大乘佛教典籍教育普遍化

    等正觉”的修证懿范,而且是不少中国历代高僧与西域来华的僧人们——如法显、玄奘、义净大师、鸠摩罗什、真谛大师等——不惜生命,不辞劳苦去争取回来的佛教文献。它是人类文明的宝藏,智慧的结晶!  但是,到现在...

    观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14739416.html
  • 试论圆测法师生平及其唯识学思想

    ”。《圆测塔铭》谓其“古今章疏,无不娴晓”,因此而“声名蔼著”。法常法师、僧辨法师之教重真谛大师之说,而真谛大师之学属唯识古学,使得圆测法师在唯识学上颇有深厚的基础。  玄奘大师西行归国后,圆测法师又...圆测法师所创立。圆测法师之学出自多门,早在玄奘大师回国前,他已是京师长安颇负盛名的学者。早年得法常法师、僧辨法师之教,深受旧摄论说的影响,所以在圆测法师的著作中,对真谛大师和玄奘大师都称为三藏,这与...

    妙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373542.html
  • 观成法师:令大乘佛教典籍教育普遍化

    这些汉文经典,不但是佛陀“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证懿范,而且是不少中国历代高僧与西域来华的僧人们——如法显、玄奘、义净大师、鸠摩罗什、真谛大师等——不惜生命,不辞劳苦去争取回来的佛教文献。它是...

    观 成 ( 加拿大温哥华国际观音寺住持)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4473282.html
  • 菩萨道的经论介绍

    菩萨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狮子,信受大乘,心无怯弱。   四、《大乘起信论》:   简称《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南朝真谛大师译,共一卷,以“一心、二门、三大”为理论基础,建立一心二门、真妄同体、净染...同本异译尚有南朝真谛大师所译的《佛说解节经》、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内容分为八品:、、、、、、、。除外,其余七品均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至七十八所引收,此外《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亦...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1752510.html
  • 智者大师疑问

    慧真身塔院”为“真觉寺”,后废。明隆庆时(1567~1572)天台二十七世法嗣真谛大师重兴。清乾隆间(1736~1795)复废,僧观一、观月、定慧等再兴。嘉道间(1986~1850)阮元捐俸更新之,...关于智者大师的生平、学说等,历来是国内外佛教学二界研究的重点,但是随着时代递迁,典籍整理,研究深入,仍有一些问题尚可再作探讨,笔者不揣孤陋,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道及专家。 一、智者大师...

    任林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846018.html
  • 智者大师疑问二则

    (1008)改“定慧真身塔院”为“真觉寺”,后废。明隆庆时(1567~1572)天台二十七世法嗣真谛大师重兴。清乾隆间(1736~1795)复废,僧观一、观月、定慧等再兴。嘉道间(1986~1850)...智者大师疑问二则  关于智者大师的生平、学说等,历来是国内外佛教学二界研究的重点,但是随着时代递迁,典籍整理,研究深入,仍有一些问题尚可再作探讨,笔者不揣孤陋,谈谈自己的看法,就教于同道及专家。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1052896.html
  • “飞天”称名考释

    哪一类神, 经中并未作明确的交待, 也没有说它一定就是音乐神。后来陈代真谛大师所译《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第一》卷上亦有类似的用法, 其经文曰:“以一千阿僧祇世界众生所有功德, 成佛一毛孔。如是成佛一毛孔...》就是真谛所译的《佛阿毘昙经出家相品第一》。然此“飞天”, 亦不知具体所指的神祇到底是哪一位。倒是题为东晋帛尸梨蜜多罗所译的《大灌顶经》卷六十分明确地把“飞天”和音乐联系到了一块, 其经曰:“震旦国中...

    李小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174519.html
  • 佛光教科书:《菩萨行证》(3)

    众生,以无厌心为众生说宁舍身、命、财,护持正法等,都显示菩萨的愿行就像勇猛的狮子,信受大乘,心无怯弱。   四、《大乘起信论》:   简称《起信论》,马鸣菩萨造,南朝真谛大师译,共一卷,以“一心、二门...南朝真谛大师所译的《佛说解节经》、北魏菩提流支所译的《深密解脱经》。内容分为八品:、、、、、、、。除外,其余七品均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五至七十八所引收,此外《摄大乘论》、《成唯识论》亦引用之,对后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251962.html
  • 从古代佛经翻译看译者的主体间性

    部,40余卷。此后,从事佛经翻译的有名大师有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和不空等。这五位译师中有四位是外籍僧人,只有玄奘是汉人。鸠摩罗什(公元343年)祖籍印度,东晋时来到中国,在甘肃居住17年,后在58岁时...通俗易懂,“所翻经论,皆洞精微”。比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在真谛大师手上被译为《仁王般若经》,不空大师将其译为《仁王经》,是意译的典范。 从译论研究看,这期间,佛经翻译的兴盛促进了译论的研究。...

    张志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31070161.html
  • 中国佛教十一宗之道学根源

    根据「俱舍论」为依归,「俱舍」乃梵语音译,本义为「藏」,故俱舍论亦称「藏论」。俱舍论在中国先后凡有二次译述,陈代真谛大师所译的,向称「旧俱舍论」,今已失传;唐代玄奘重译的,则称「新俱舍论」,今可见者,...、无我、无身、无一切物,始为「中道」之「空」。  三论之学经嘉祥大师(生于梁武帝大清三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六年)疏证发扬之后,其说更为时人所重,而大乘之教亦因而大宏了。  页33  天台宗源于四论及...

    谢云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171303.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