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1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妙祥法师:怎样区别外道书籍和外道法?

    不是说神通不好,因为佛在世修行,阿罗汉都有很大的神通,能教化很多的人,神通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也是在修行过程中一个现象。但是他们的着眼就着在神通,以为神通得到了,即有了一切。我们不是这样,我们对神通并不反对,但是并不在神通上作为终,我们知道神通只是一个副作用,只是一个副产品。我们主要在心性上,因为心性才是真正究竟,心性上没有这个神通和不神通的问题,因为它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

    妙祥法师

    论坛精华|妙祥法师|外道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25880493.html
  • 宗教是人类的永恒需要,第二生命

    问题。其“发心”既偏狭,其意图多自私,所以其价值微小,不够条件在人心中永恒存在。宗教就不同了,宗教的着眼,不但要解决人类当前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人生永恒的问题;不但谈人生,而且谈人死;其心量不但超越...

    张澄基教授讲

    |宗教|科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13073825440.html
  • 妙悟法师:修行,就是丧失人格

    格位,我们的着眼至少就在100以外。假设声闻缘觉在100与1000之间,大乘行者行菩萨道,就要在1000以外下手。 可惜我们生生世世都没有超出六道的范围,都在100以下,而更多的时候,...:以零点为中心,零以下为三恶道,以上为三善道。假设人在零与10之间,畜生道在零与负10之间。那所谓人格就是坐标中零与10之间的格位,处于此标段者,我们就称之为正常的人,一个具有人格的人。 一般概念...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2244076801.html
  •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

    上堂说法时大量运用的偈语。与纯文学性的诗歌不同,禅宗诗歌的着眼不在于文字的华美、技巧的娴熟,而在其内蕴的丰厚,因此作者的着眼也放在这里。作者指出,禅宗的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体证“本来面目”,是禅宗...囊括了佛教禅宗的要义。对境界论的四个主要类型,作者也以翔实的材料和客观的分析,说明各自的侧重及其内在的关联。这样就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圆融互摄的阐释体系,开放而缜密。   由上可见,吴言生博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2651691.html
  • 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

    近代以来的西方知识分子正在作另一方向上的努力,即为了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努力限制政府的权力,其根本的着眼不是要为共同体而牺牲个人利益,恰恰相反是要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使其不受共同体的侵犯。  ...人格”抑或“凡人人格”?   从佛教的终极目标来看,解脱或成佛,都需要彻底地破除自我,有任何一丁自我不能破除,就不可能最终成就。故而凡是真正认同佛教终极目标的,肯定需要培养自己的“圣贤人格”。但...

    林国良

    |教育|佛教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2018195589.html
  • 枣子树的目标顾客定位(补充)

    从目标顾客的理论来思惟,如果要将顾客比喻做海里的生物,大家应将着眼放在海平面下的族群,怎样想办法让鱼群浮上海面呼吸空气,而非只掌握漂在海面上生物。很多朋友都发心要解决居士们的吃素问题,这发心固然值得赞叹;但是这种只顾眼前人群的作法,恰恰也忽略了更多需要沟通素食观念的人群。也就是,在此,我们应建立开发潜在顾客的观念,而非仅将视野局限在眼前的顾客,这样一来,自己反被局限,造成日后难以扭转的经营...

    佚名

    |枣子树的目标顾客定位|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21353015407.html
  • 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

    西方知识分子正在作另一方向上的努力,即为了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而努力限制政府的权力,其根本的着眼不是要为共同体而牺牲个人利益,恰恰相反是要维护每个人的个人利益,使其不受共同体的侵犯。   “...抑或“凡人人格”?   从佛教的终极目标来看,解脱或成佛,都需要彻底地破除自我,有任何一丁自我不能破除,就不可能最终成就。故而凡是真正认同佛教终极目标的,肯定需要培养自己的“圣贤人格”。但另一方面,...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0153385.html
  • 苍凉的回望

    时代。而任先生研究的着眼即在于:对汉唐及其佛教的大一统,进行一次唯物主义的检验。   在这两项研究中,任先生注意用他所努力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思想体系去看待中国的历史和哲学;并从中国以往的历史和哲学中...

    郑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493186816.html
  • 拈花悟怀让养生读张道——代《安康佛教》前言

    为读者开拓了新的欣赏和认识的空间。从发展经济角度看,此书更具济世功能,通过介绍安康的的名刹宝殿,丰富了旅游文化景,对安康旅游业的发展将会产生有力地推动作用。当然,二位先生毕竟不是宗教学专家,他们的着眼也不是在于系统阐释谈佛,讲经说道,而是立足安康佛道遗存的史料中,分章设节将他们多年搜集、甄别、整理的重要史料介绍给读者。即使这样,细读全书,如入金谷之园,斑斓满目、美不胜收。处世真言,玄妙哲理,可...

    张永强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1693335.html
  • 一位老人和一部佛经法贴

    ,读者读后自会有所收益。”笔者认为陶教授的着眼与夏老对王老交书时所言初衷是一致的。应该说,一般读者若单纯将此法帖看成是一本新的书法珍品欣赏、临摩,也未尝不可,但对此经的研究和理解则更为重要,古为今用...佛学或所知甚少的读者,增加入门常识,并给爱书法的同道提供一部前所未见的孙过庭的字帖,这当是王赣夫妇的心愿。但是,实际操作起来,王赣深感对博大精深的佛学知之甚少。于是,他除了潜心钻研、查阅大量资料外,...

    党晓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2015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