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166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心

    知心  /释照初 著 林于愿 译  被佛教所强调的东西,心是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整个佛陀的哲学就以心发端并以心结束。因此他说:“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我们只是思想的产物。能克制心者,就能免于死亡的束缚”。  根据普通心理学,心是随生命而现,与死同灭。然而,根据佛教的理论,心有其极为深妙的内涵,因为它是生与死的重要关连。佛陀在有分心(bhavariga citta)(译按:指潜在意识...

    释照初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10853209.html
  • 知心爱人付笛声任静皈依佛门

    寺院的第一把香火就是这对知心爱人所上的,如此虔诚的为佛心,皈依成为居士,看来确实也不足为奇了。   [出家与皈依区别]   出家之人一般称之为修道者、师傅就可以了。对于出家不出门的佛门弟子,...

    【佚名】

    |皈依|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820289890.html
  • 月溪禅师答: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有不着者,不可名无;无相即无,非无即相,相有则在,云何无着?是故应知,一切无着名觉知心,无有是处。”是否与前问一样?   月溪禅师答:是一样。 ...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85611016.html
  • 不受第二支箭的苦——请听道证法师智慧而知心的话语

    佛陀对待弟子的态度,就如同老师对待学生一般,但是佛陀教导弟子的东西,并不是数学或历史等这些课程,而是做人处世的方法。由此观之,我们将佛陀称为“做人的老师”可能是最适当的。 我们这一位做人的老师...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3676656.html
  • 徐恒志答:“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怎么讲?

    问:“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怎么讲?  徐恒志答:诸佛虽予一切众生以欢乐但离一切取舍分别,心无所缘,叫无缘大慈。诸佛如实了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真如法身毕竟平等,因此而起大悲救拔之心,叫同体大悲。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85911389.html
  • 四念住“十六次第”之南北传经义对照

    於觉知乐入息繫念善学;觉知乐出息念时,於觉知乐出息繫念善学。7.觉知心行入息念时,於觉知心行〈1)〉入息繫念善学;觉知心行出息念时,於觉知心行出息繫念善学。〈2)〉8.觉知心行止息〈3)〉入息念时,於觉知心行止息入息繫念善学;觉知心行止息出息念时,於觉知心行止息出息繫念善学。圣弟子尔时受受观念住,若復异受者,彼亦随受比思惟。〈4)〉註:1)SA.803作身行;SA.810、SN54.13/16作心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549342.html
  • 李炳南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终于作佛’与‘入无间狱永不出离’有无矛盾处?(莫我虚)

    问:‘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终于作佛’与‘入无间狱永不出离’有无矛盾处?(莫我虚)   李炳南答:地狱五种无间,是指在狱之时,所受无间,并非永不出离。应知心念无常,诸行无常,地狱何非心行,安有永常之理,误为永常,方与学理矛盾。但出离与否,仍在其心行如何耳。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132012836.html
  • 将佛法世俗化、浅化的证严法师(连载一)

    外道的定义,世尊在《大宝积经》卷一一九曾说:「于心相续剎那灭坏,愚闇不了意识境界,起于常见。」(CBETA, T11, no. 310, p. 677, b18-19)语译如下:「对于觉知心每天相续现起,不能如实了知其不断的剎那生灭的坏灭性,因为心性愚痴闇钝而不能了知这个觉知心意识境界的虚妄,所以生起了常见。」由上经文正义可知,常见外道是指称:一般人对每日都会间断而且正当现起运作时也是不停地剎那...

    正光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2759110.html
  • 月溪禅师答:佛性与见闻觉知如何分别?

    弥陀、常住真心、无余涅槃,不受薰染,本不动念,不被万物所支配,遍满虚空,充塞宇宙。见闻觉知之性,乃一念无明之所由起,分两方面,一面是净缘,一面是染缘,净缘乃见闻觉知心中起一清清净净思想,无烦恼、无是非觉悟的思想,染缘乃见闻觉知心中起善恶是非种种思想。佛性之觉乃大觉,见闻觉知乃识觉,大觉者本来之佛性也,识觉者无始以来迷昧,今日乃知有佛性,方始觉也。 ...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44710938.html
  • 如何正确理解恶世五浊的真正含义

    这五利使中最根本的一个结使就是我见、身见,把苦乐舍受当中一直存在而与苦乐舍受相应的觉知心,认定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这就是恶见五利使中的我见、身见。把觉知心自己当作是真实不坏的常住我,藉着觉知心去认定觉知心背后处处作主的末那是真实不坏我,这是因我见而沦堕三界、不能出离生死苦的原因;这种导致生死轮转的邪恶我见也就是见浊的缘由。因为有这种见浊,就会被觉知心意识的觉受所系缚,被觉受所系缚的原因是因为众生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156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