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5月7日,山东省济南大学文学院部分优秀学生代表和216名入党积极分子齐聚第二学术报告厅,进行“感恩母校,爱心传递”捐款活动,向贫困学生传递爱心。
山东省济南大学文学院发起了“感恩母校,爱心传递”捐款活动的倡议。呼吁同学们要“知恩、感恩、报恩”,以自身行动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飞跃,进一步弘扬扶贫济困、奉献爱心的博爱精神,倡导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道德风尚。
据悉,在
佚名
|助贫|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4412623833.html
-
佛说“财为五家共有”:一水,洪水冲毁;二火,不慎而招致火灾,或是因战乱而毁失;三官府,罚没充公;四盗贼,为贼偷窃;五败家子,挥霍一空。
财富乃是修财布施而得之果报,佛劝众生广种福田,即是修福。福田有三:
“一恩田”,对于父母、师长、和尚、阿阇梨等,于己有恩德之人,能知恩、感恩、报恩,可生福德,如田地之能滋生长养谷物,故称“恩田”。
“二敬田”,对于佛、法、僧...
净空法师讲
|理财|财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2/15453132998.html
-
了第一步,并勉励他们到了四川后,要以知恩、感恩、报恩的心,随时、随缘、随力的服务奉献,在“利人”的过程中,开拓视野、广结善缘,让有限的青春岁月创造出无限的意义与价值。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活动,在暑假中自我提升、成长,充分展现出年青人的服务热忱。
第三度参与法鼓山相关援助活动的谢云洋表示,因为圣严法师“哪里需要帮助,我就去!”的一番话,让她不断地提醒自已,要时时把握并感恩能有服务...
佚名
|两岸|台湾佛教|心理重建|灾区|法鼓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8/15292087853.html
-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积极快乐的泉源
能知恩、感恩、报恩,人生就能知足常乐。功利社会讲求的是效率与竞争,“知足常乐”听起来似乎有点消极,其实不然,“知足常乐”非但不消极,...
惟觉大和尚开示
知恩|感恩|报恩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08000118674.html
-
,都由无数条件和合才能成就,不仅其来有自,抑且来之不易。我们不知得到多少人的恩惠,今天才能站在这里,"得之于人者太多,出之于己者太少"会是心中最深刻的感触。因此"知恩、感恩、报恩"乃是一个成熟懂事的...早已为我们指引出这条明路来。因缘所生法,是真谛,也是俗谛,要在有为的因缘法中圆满善念,就必须从知恩、感恩、报恩做起。有了知恩、感恩的心,就会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怨怼;有了知恩、感恩的心,才能...
见踽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4767527.html
-
人类之伦理纲常,必先弘扬百善之源──孝道精神。从儒家道德的角度,引导众生明了孝悌乃做人根本;从佛法因果的层面,教育众生认识自己的恶习,承担自己的良知,进而启发知恩、感恩、报恩之心与本具慈悯的善性。在...国家,必知忠耿。古言:百善孝为先。历来圣贤多为躬行仁孝之人,如虞舜之孝心感天,文王之孝德垂后,乃至孔子、曾参等皆是笃行孝道的最佳典范。行孝之人,善德巍巍,万世流芳;不孝人子,人神共愤,遗臭万年。《地...
见铿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5745731.html
-
出之于己者太少。从一念惭愧的心,到知恩、感恩、报恩,更进而发起自利利他的菩萨愿心,如此一定能找到慈悲的源头。
...句话是多数人认同的;换言之,“我对别人的慈悲是少之又少,而别人对我的慈恩却深似大海。” 因为有“我”的存在,凡事以我的想法、我的观念、我的执著为最先考量,如此的“我”又如何能对别人“施予慈悲”呢?...
见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047554.html
-
故常念不忘知恩、感恩、报恩,始终牢记三恩、不敢忘失。 更有喜事者,是年初徐老居士合家捐赠佘太翠玉药师佛像一尊。不久还有一尊千手观音相继安家东方山弘化禅寺,这尊佛像是由产于内蒙古的佘太翠玉精雕细琢而成...以此次法会为契机,加强学习,加强修持,树学风、建道风,爱国爱教,服务社会,感恩众生,努力践行“人间佛教”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人间净土而继续努力。 最后,还要感谢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黄梅...
佚名
|欢迎词|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15500122529.html
-
或是过得不快乐,总是尽一切所能,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料。父母为子女们付出了无数的精神和心力,为人子女者,应当知恩、感恩、报恩。 孝为百善之源 孝顺是中国固有的伦理道德,儒家重要的典籍中有《孝经》一书...除了要体恤父母的辛劳,也应该善调身心,不让父母担忧。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般人常会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而忘了感恩、回馈。我们知道要关怀年幼者、弱势...
见沾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5645729.html
-
不应随时代变迁而被扬弃。让传统美德发扬光大,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就是知恩、感恩、报恩的具体表现。
...三途恶道之苦,趋入究竟解脱之道,才是真正发挥大孝的精神。 佛教的伦理观,是始于知恩,终于报恩。所谓四重恩即--父母恩、师长恩、国家恩、众生恩,而这四重恩中,又以父母恩为根本。《诗经》云:“哀哀父母,...
见淦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2446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