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浅述 释法向
在宋明理学中,“知”和“行”这两个属于认识论范畴里的重要概念,简单地近似于现代哲学所说的“意识活动”和“行为实践”。对于“知”、“行”两者间关系的描述,在...知行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从而揭示人类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规律,即使得出错误的结论(如苏格拉底的“知行合一”论),在认识论史上也是很有价值的。可惜王阳明的知行观只是把认识问题局限在伦理道德的范畴上。...
释法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950626.html
-
,布施就做得欢欢喜喜,看到需要帮助的人,毫不犹豫,决不考虑得失,一定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帮助别人。
这样的布施功德无量无边。这是真正的“知行合一”。反观有些人...是非常重要的,对“理”解得不透,就不可能做到“知行合一”。对理完全“知”道了,“行”自然就做到了。没有&...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9385377412.html
-
2008年9月23日上午,江苏省泰州市民宗局召开第一次宗教界人士月度集体学习会,光孝寺、净因寺、城隍庙、基督教堂等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参加学习。
会上,泰州市民宗局副局长张卫平组织与会人员一起学习了《泰州市直宗教活动场所安全管理制度》。泰州市民宗局局长马林对各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提出了五点要求:一要努力提升思想境界;二要学会当好管理者;三要学做知行合一的领导者;四要努力提升工作水平;五要...
佚名
|学习会|宗教界|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09195629858.html
-
心之所往,欣然护持之处。天台宗的义理,教观双美,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空谈,不妄修,尤其是它「自行唯在空中,利他三千赴物」的思想,不仅体现了大乘佛教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宗教实践,更体现佛法知行合一的...
重庆华岩寺
|海涛法师重庆华岩寺讲座(10月20日)—和平与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10/15294030961.html
-
密法的学修特点是什么? 有人称密宗是“实践的宗教”,它的学修既重教理,又重实修。强调“知行合一”。 知——转识成智(得定开慧) 行——修习瑜伽(三密相应) 即通过身、口、意和咒、印、观相应,达到三摩地的禅定,开启佛性智慧,转识成智。在修法实践上采取“双修法”,身心双修,定慧双修。修身是将五蕴之身转化为光明虹霓之身,修心是阐发胜义的菩提心。只有这样,才能即身成就。 密宗在教理的实践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444195.html
-
万能的,只要纯天理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具,这种执理废事的态度,末免失之偏颇。 四、知行合一 在道德和行为上,王守仁针对朱熹“知先行后的主张,提出知行合一的学说。强调思维省察必须着实躬行,着实...(心理二;方面。见好色属知,知是了别。好好色的“好”是领受,属于行。在心理活动时,了别与领受,往往是同时生起的。因此说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是有理论依据的。知与行的关系,他认为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知...
方 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4365529.html
-
法界的各阶段,善财童子的求法过程是以访文殊菩萨为首,代表著以智慧入门,最后向普贤菩萨问道,代表著从行而证悟,此解行并重、知行合一方能圆满佛果;因此,普贤十大愿是证入解脱境界的法门,我们可效法普贤十大愿...
【佚名】
|佛光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1/0920067583.html
-
、义利合一、知行合一、人企合一)的丰厚内涵;李小琳认为,书中阐述了自己做企业的历程中感悟到的“责任、诚信、智慧、价值”核心价值观。在论坛上,与会的政府官员、企业家和学者高度评价了该书在当前社会的意义。...
佚名
|资助|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2/09380119844.html
-
整个世界的责任与义务,如何将佛法慈悲、平等与智慧的理念带给人们、带入社会,必须从我们每一个人自身做起,由理到事、知行合一,以期长治久安,达到「人心和善、家庭和睦、人际和顺、社会和谐、人间和美、世界和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2850937.html
-
宗教思想的冲击,内忧外患,僧青年可曾想过要“努力自爱,为教求学”? 至于为学的方法,用孔子的“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五个步骤是不坏的,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知行合一的求学方式。后来的儒者脱离了这种知行合一的观点,重知而轻行,导致了儒学的积弱。而僧教育而是要求知行合一,在解脱的过程中,认识论和方法论都是为实践打好基础,而绝不是以认识论和方法论含融各部的哲学体系。 至道无难,唯嫌抉择,博学,慎思...
禅心剑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366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