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80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水墨禅境

    水墨禅境   作者:杨东豪  水墨画是画了十来年,上台演讲,今儿个可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回,诚如富敬兄所言,我是能耐有限,甚至是笨拙的,是富敬兄愿意给我机会,希望我能好好表现,当然了,小弟我才疏学浅,一定会诚恳地献出我之所学,及所了解的,如有不当处,尚祈宽容!   讲‘水墨禅境’实在愧不敢当,今儿个站在这台上,本质上我们只是把它当成是邻居旧识,在闲聊天,也能帮我们今晚的气氛更为轻松...

    杨东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41360473.html
  • 禅境的表现

    禅境的表现   宗白华   中国艺术家何以不满于纯客观的机械式的模写?因为艺术意境不是一个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从直观感相的模写,活跃生命的传达,到最高灵境的启示,可以有三...拈花微笑里领悟色相中微妙至深的禅境。如冠九在《都转心庵词序》说得好:   “‘明月几时有’词而仙者也。‘吹皱一池春水’词而禅者也。仙不易学而禅可学。学矣而非栖神幽遐,涵趣寥旷,通拈花之妙悟,穷非树之奇想,...

    宗白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4171044.html
  • 禅境与园林意境

    禅境与园林意境  意境,可以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中国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之一,(童寓《造园史纲》引言:西亚、欧洲和中国的园林,构成世界三大造园系统)它的独特魅力根本上就在于它不以构建出客观呈现于... 园林意境作为生活环境与审美精神的结合,它与禅境之间,更有着一种独特的关联和沟通。  一、禅与园林意境的创造  对于园林意境的深人把握,也意味着必须去捕捉那闪烁不定的精神根源(或者说背景)。园林敏感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5263889.html
  • 禅境与艺境

    禅境与艺境  赵旗  [上海]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第6期  25-32页  -----------------------------------------------------------...这种境界也是对禅境的最好表述。在宋代普遍流行的以禅喻诗的风气中,对禅学思想深有了解并积极实践以禅喻诗主张的苏轼,黄庭坚、范温等人以禅境去规范诗境,这是很自然的举动。显然,以澹泊作为诗歌意境的最高甚或...

    赵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2958339.html
  • 禅境蠡测两则

    1、从《禅》刊的封面说起  去圣之遥的德山、临济诸祖,威震宗门的棒喝之法、而今重演在法界。仅《禅》99年1—3期封面之图文,祖师施棒行喝之威,大有呼之欲出之势。构图虽异、却合奏一曲圆融禅悟之歌,如: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1547779.html
  • 音乐·生命·禅境

      音乐就诞生、回荡在这种冷寂空无、虚幻深邃的禅境中。   人类通过岩石、花草、树木、水和金属创造音乐的过程,和禅宗通过内在精神活动达到一种超越语言和思想的介不谋而合;它们同样关注与死这个永恒的...气势,不言而喻,其中肯定也蕴念了作曲家对创作、生活和人生的态度。   禅境是无声的音乐。人类在庸常、琐碎、苍白的日子里,压抑、孤寂、幽暗的心境时,常被音乐的光芒照亮,音乐是人类永恒地倾诉,不绝地...

    秦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45380548.html
  • 欣赏禅诗 须了禅境

    欣赏禅诗 须了禅境  中国禅宗的大德高僧悟道后,常以诗偈来表达自己的悟境,可惜,后来一些文字诗僧,也竞相仿效,吟山讽水,与悟道人的禅诗有天壤之别。一些不明禅理的人,看到禅诗中的淡泊无为、寂寥闲适的...,万缘放下,寂然无侣,不生贪著的“闲人”境界从自心中流出,而不是靠外界环境来创造禅境的。永嘉禅师说:“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即此是“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已不被尘境所惑的如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3068961.html
  •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探究   荆三隆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71)   摘 要: 《楞严经》色阴十禅境是在详尽讨论了大乘心性学说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在修证止、观时的心理特征,被称为十禅境。由于境由妄起,故又称十魔境。色阴十境是修定者在实验亲证时的心理机制,表现出联想、再造的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十境既是对修定者心理状况的详尽描述,也是引导修行者对治妄心的印证...

    荆三隆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851296.html
  • 欣赏禅诗,须了禅境

    不生贪著的“闲人”境界从自心中流出,而不是靠外界环境来创造禅境的。永嘉禅师说:“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槃路,”即此是“不是闲人闲不得,闲人不是等闲人”,。已不被尘境所惑的如如境界。  虚云和尚...欲识佛去处,只个语声是”。  有的禅诗更是令人觉得玄乎其玄,如傅大士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因为一般人常被物所转,心随境变,所以就难以理解无人我法执之禅境,如梦中之人,...

    刘寿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1542403.html
  • 禅境与诗情(2)

      禅境与诗情(2)  李杏邨  师(仰山)共一僧语,旁有僧曰:“语的是文殊,默的是维摩。”师曰:“不语不默的莫是汝否?”僧默然。师曰:“何不现神通?”曰:“不辞现神通,只恐和尚收作教。”师曰:“鉴汝来处未有教外匠眼。”  《指月录》卷十三  案语:  仰山慧寂通智禅师嗣法鸿山灵佑为沩仰宗的开创人,他和鸿山同得同证,良师高徒,相得益彰,传为禅林佳话。  有一天,仰山和一位和尚谈话,在他身旁的另外...

    李杏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05164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