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65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定的病态心理

    修习禅定进程,既可能产生益智开慧、优化心理结构的良好心理效应,也可能发生心理失衡、烦恼增盛、精神错乱等有害的副作用,导致心理、精神上的种种弊病。《文殊问菩提经》云:“禅定有三十六垢。”【转引自《摩诃止观》卷十七,《大正藏》卷四六,117b。】垢,指障碍、弊病,包括有害的副作用。禅定的负面效应,大多是因不善如法调摄自心、不理解禅定的身心变化并对正确处理方法无知而造成的。对禅定心理的种种不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60253486.html
  • 问:什么是禅定阴?

    禅定是修行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定就不容易生慧,慧是定的起用,定是慧的本体,故定慧不二。禅定阴是一个修行人在修定的存在身,呈透明的水晶身,只有长期的静坐(每天至少也要三十分,最好要二小时),才能让禅定阴脱离肉身的束缚,自由舒展。 一个修行人要对禅定阴身予以长期而且不与妄念相应的训练,禅定阴才有可能正确的展现五神通,否则一定走入歧途。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9381777380.html
  • 哈斯朝鲁:禅定的审美感

    禅定的许多觉都与审美感(通常也审美感受、美感)有关。禅定产生审美感,审美感 促进禅定,这是修禅者入静禅定、审美活动的良性循环。审美感 本身就有着通向了解和掌握真善美统一的潜能,修禅者发现美、创造美,就要懂得并发挥这一潜能。因为,人的最高感悟是审美的感悟,是对世界本体之美的感悟。人们之间最深层次的交流,就是审美感的交流、审美感的借鉴和审美感的融化。为此,我们应当正确对待禅定的审美感。   长期...

    哈斯朝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0740402.html
  • 问:修习禅定容易打瞌睡怎么办?

    我们观察到妄念多、打瞌睡只是观察没有分别,认为妄念、打瞌睡、昏沉……是不好的,认为清醒、入定是好的,这个认知是最大的妄念,因为清醒、昏沉、睡眠、入定等,这些都是禅定修行者...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2478082.html
  • 问:在禅定可以听到声音,是真的吗?

    当禅修者在初次进入禅定时,其所证入的安止心只有一刹那心而已;如果他的定力夠深,当他再次进入禅定时,他的心进入在安止定的状态,可以持续一小时、两小时乃至七天。依据《论事》的记载,有人主张在禅定可以听到声音。依注释书的解释,这是东山住部的主张。由圆表和心的作用我们可以了解:当禅定者的定力够深,他可以持续地安住在安止很久,此时他的眼等五根无法执行他们的见等作用,当然他的耳根是无法听到声音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35177573.html
  • 范古农答:二禅之相若何。

    问:二禅之相若何。   范古农答:若于初禅定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是为二禅之心。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54812735.html
  • 佛陀的四无量心

    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听到此声音,即生慈心,以神通力至其住处,手摸提婆达多头腹,授予盐汤,令其服饮,得到病愈,而提婆达多叛佛害佛,佛不记冤而救之,以慈使其乐,以悲拔其苦,以其痊愈而喜,不分冤亲而平等救治,即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的四无量心。 佛所成就的四无量心,不与三乘人共成就...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8/03/19533617264.html
  • 《密诀本》请问要诀

    第三部 密诀本 第一章 请问要诀 导师、世尊蓝琉璃医药光王从禅定兴起,随即进入名曰诸事如意的医药禅定。入定不入,从脐部向十方放射出千百道彩色的光芒,消除了十方众生的贫苦及内外...细听,牢记心中,并以谦虚、慈悲之心医治疾病。” 善哉!明智大仙为不平凡的上智者简要地讲述了《总则本》;为智者广泛讲述了《论述本》;为下智者以直接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广泛讲述了《密诀本》,他...

    宇妥·元丹贡布等著 马世林、罗达尚、毛继祖、王振华译注

    |藏医|密诀|要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07020236659.html
  • 如本法师答:请问学佛者,偏修禅定,偏修智慧,是否能成就佛道?

    修亦修不成故。   楞严经云:“因戒(梵语sila)生定,因定发慧,因慧破一切烦恼惑,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若依果位而言,修行有成,在心地功夫上,则禅定有智慧(梵语jnana),智慧禅定;离禅定别有智慧,离智慧别有禅定禅定与智慧正等无异。因此,若欲得成佛道,必须定慧等持,方为究竟之道。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24912476.html
  • 耕云先生答:诵经与持咒有何不同?

    !真正有念也是无念。 陀罗尼就是“咒”(梵语陀罗尼,华译为咒,与真言,三者都指的是佛菩萨从禅定所发出来的秘密语),你固然是不懂,但是“经”你也未必能...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7321283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