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上菩提果觉。所以初明佛性的人,切忌死住此性而不行菩萨之道。 六、称性起修,全修在性 佛性是无在无不在的真明,随心所照,即境明心,所以一切改造身心、调断妄习之修持,一一均从此性真明而起用,即是无修之真修。而时时处处的心身之法,也无不是空灵佛性的本然之妙德,真修无修也。这一层次的人最得圆融妙悟,真正会得性修不二的中道正旨,如此称性起修就是圆修,而因无处不圆故,即得活泼妙用矣! 佛教最注重的是中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0239207.html
-
行、证、用五个步骤。由信门而入,入而得解,解而称性起修,修而得证,证而起用。 一、信——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唯识云:“信如水清...有了正信圆解在心,当宜称性起修,不可执理废事,行解相应,方得圆满。我们虽然本具佛之性德,但要靠修德有功,性德方得显现。否则,说食难饱,画饼难以充饥;也是终日数他宝,自无半钱分;是则名为真可怜悯!那如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101862541.html
-
从一方及十方,普贤菩萨称性起修,一字一句,周遍法界。
(4)忏侮业障:吾人由身、口、意而造十恶,由十恶而招致六道轮回之苦。如《行愿品》说:若此恶业有体相,尽虚空界,不能容受。吾人既有业障,必当早...rdquo;
【普贤菩萨十大愿】
四十卷本华严,第四十卷,一般称为《普贤行愿品》。经文是普贤菩萨为菩萨众说的,先长行,次偈颂。长行中揭示了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
普贤菩萨乘象图|普贤菩萨|佛教文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14/03/171059325541.html
-
,世出世间有异。要皆不外即吾心本具之理,以发挥演畅之。普令含识,称性起修,即修显性。消原无之幻妄,复本有之天真。永出迷途,诞登觉岸而后已也。 文昌帝君,于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颂,为灭贪欲魔军之净行猛将。省庵《劝发菩提心文》,为沉沦苦海众生之普度慈航。爰附于三种法门之后。譬如添花锦上,置灯镜旁,光华灿烂,悦人心目。果善读之,则不忠不恕之念,忽尔冰消。自利利他之心,油然云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4746531.html
-
真空出妙有,妙有即是真空,因此,庄严德相,佛果依证二报皆是性海妙用。所以如此,中国佛教在修证上,大讲:“性修不二”“称性起修”“无修为修”“无门为门”“念而无念”“不念而念”“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把宇宙万法之间的相即相入,尘尘相因,圆满具足地阐释出来。可以说把法界真如自性的内蕴和盘托出。一切称性而起,性是本体,本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由而显现万法森罗之法相。华严宗实际就是体用宗也。法界缘起就是...
郭明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252927.html
-
的运用。准提法的修持,乃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一种法门。自己对此法门深生信心,所谓一念圆修的道理也在其中。在身心的变化上,最近苦受又来了,后脑有痛的现象,心闷且不规则跳动,两三天来都服用“心脉宁”,...,这个痛苦的觉受就是一个念头,你跟著这念头走,越觉痛苦,于是自己正修法门——念佛、观想、参禅、修准提法等等,就被拉跑了,即称失念。 二、第一步功夫先做到了,然后了解自己身心状况,明白自己的起心动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1053821.html
-
即无修;生灭既灭,寂灭现前,“乃发现其本有家珍,证亦无证”。
由此可见,《楞严经》所说:“修证了义”,乃悟心性之后的“称性起修&...起之修证也。换言之,悟“真心”即悟如来之密因,修“性定”即为了义之修证也。这正是圆瑛法师在《楞严讲义》中开宗明义所强调的。圆瑛法师之解《楞严》,处处以悟...
吕建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22161564.html
-
非有,以非有而有故。如此不着二边,宛合中道,便是称性起修。既能照性成修,所以全修在性。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自始至终,以无间三昧,运大白牛车,径入究竟圆满觉果。 参考文献: 《楞严经》 《...执性起修。了达唯虚无实,而入相无性。从此进修,了达虚相唯心,而入生无性。复从此进修,了达净心之体,常无分别,而入胜义无性。由是久久修习,无明尽故,而得体证平等一性之真如。一切凡夫,莫不迷色空为二。...
本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673548.html
-
前者一乘圆顿戒的思想,同时又采用华严的教义来诠释自性戒, p. 273 透过华严宗“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的思想,更明确地把自性戒内化成了持戒者内在的清净功德,亦即以真如心、诸法实相为戒体,如此持戒...奉持净戒。而云一心者,斯有大小之别。大乘一心持戒者,是自性戒,真如不变,本无染净,真如随缘,修证不无。所谓已知法性无染污,随顺修行尸罗波罗蜜,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之旨也。声闻乘一心持戒者,是别解脱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60042613.html
-
善于往返生死槃之间,说法利生、助佛教化、代佛轮转,一一行中,具足无边胜行,成就十方诸佛利生轨则,举手投足,皆为众生模范,且行行断无明,证法身,如是经过十番智断,名十行位。
十行位中,称性起修,...言:理性,是理解诸法缘起性空的一切智;感性,是寡欲知足,修心圣道,随缘教化的德行;觉性,是所证偏空理。因此,在小乘修证言,理性,是破除我执的理智,感性,是克制情欲的德行,觉性,是解脱涅槃的证得。
...
文珠法师
|智慧|文珠|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08415029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