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 最基本的教义主要指“四谛”。 第一谛是“苦谛”,这是讲受苦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居住的这个世间是“娑婆世间”,意思是“不堪忍”。人生有二苦和八苦之说。二苦是指内苦和外...是指意识。同时人还有“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它们分别对应着五尘:色声香味触。都是这些感官想到得到享受,才造成痛苦。 第二谛是“集谛”,就是说无明,这是说受苦的原因。不明白人生是幻影,所以产生种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5550278.html
-
学说通用于两方,但这只不过是因为这些学说共同存在于恒常理法之中。 这些真理在巴利文中称之为圣谛。之所以这样,那是因为,它们是由最伟大的圣者,远离情欲的佛陀发现的。 第一谛说的是苦,在英文中,因缺少...超越物质享受更为快乐。 简而言之,五蕴之身即是苦之因。 我们应该谨慎地分析和验证第一苦谛。此谛依有情众生及其生命的各个方面而建立。这种检验使人恰如其分地了解真正的自己。 苦之因为贪或执著,这就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4041555.html
-
中道名第一义谛,第一谛名佛性。四者,小乘名为但空。即小乘之空,但住于空。因为小乘认为涅槃之空是实有,故住于空。而大乘名不可得空,即此空亦不可得,故不住于空。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七云:“空相应有二种:...说不空”,而大乘不仅见空,亦说不空。因为佛法有真俗二谛,空有二门,不可偏废,双照空有,即是中道。成实只讲空,而不知不空的一面,故其空义是偏空。大乘谈空,空不离有,有不离空,故言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4254680.html
-
无上菩提。 若依圣无著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所说,佛教论典,具有第一义谛、能令众生出离诸苦果和正行究竟三种功德,名之为论,此与本论所说,由通达甚深般若,现证空性第一谛;令诸众生发无上菩提心,解脱一切...法义,是修加行者为得见道所修之加行,故名加行道。见道名为谛现观,“谛”有真实不虚之义,此即见道者身中亲证之智,初证粗细无我及初证四圣谛之道真实不虚,故名谛现观。见道以后修道位中,称名随现观或后现观,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4359427.html
-
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就是说圣者解脱的境界在无可言说、无可表示的情况之下,不得不借众生世俗谛的方便来开显第一谛。所以佛教思想的时代关系,就可以在历史上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印度二千多年前的原始...
宏印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844032.html
-
释云闲
黑龙江省望奎县卫星镇庙山红光寺原主持上慧下宽法师,于1998年圆寂,享年84岁,法腊67年,戒腊58年。9年后的2007年8月15日开欟发现:肉身不腐,正身打坐,身体完好。
慧宽法师,俗名阎慧明,乃天津市人。她早年的生活极苦,正因为苦,才产生厌离心(四圣谛,苦谛为第一谛),恨苦而生修行之心。17岁皈依佛门,童真出家,身心很少受到红尘染污,内心清净。同年剃度出家,26岁受具...
云闲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0579912.html
-
的佛都依据二谛为众生说法,第一依据世间的真理,第二依据第一义谛(真谛)。如果有人不能分别了解这二谛,对于深奥的佛法,就不知道它的真实含意。 百论破空品称:「诸佛说法,当依俗谛、第一义谛,是二皆实,非...,而真谛是对佛教圣人讲的,使其印证佛法。 真俗二谛的分别,如佛说:圣归涅盘,法归分别。而真俗二谛的关系,如偈云: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谛。佛法上说:一切智者,以譬喻得解。这可以说是「若不依俗谛,不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4954689.html
-
ngaanusamdhi = 有支的相续)”(注 24 )。 又第二种“观门”的“第一谛差别”则出现在“成答相差别”之 后,《十地经论》曰: “应知,云何第一谛差别,如是证第一义谛,则得解脱,彼观故 。经曰:‘是菩萨作是念,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论曰:但是一 心作者,一切三界唯心转故。”(169A) 这里的“第一谛差别”是指著「三界唯心的观法内容本身”呢? 还是别有所指呢?依据日本学者...
曹志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5145441.html
-
全部。即使是涅盘前的最后几个剎那仍然是苦。涅盘之前的一切都是苦,所以这一切必须被彻底探究。但即使这个也没有让他成为佛陀。
第一谛的第三个面向是:已遍知(parinnatam)─ 一个人已经探究了苦的...
佛陀如此解释四圣谛:
第一圣谛
这是苦(dukkha)。苦从出生便开始了。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一生中,不想要的事发生,想要的事不发生 ─ 这都是苦。
佛陀不但知道有苦,而且...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284873619.html
-
可以看到,佛陀的方法和科学上处理知识问题的方法是惊人地相似。佛强调客观观察的重要性,观察,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佛陀获取知见的钥匙。正是用“观”,才得出了四圣谛之第一谛--“苦”。而在佛陀之路的最后阶段...道”。通过“道”,可以证实第二谛“集”和第三谛“灭”,因为通过修道,一个人可以戒除贪和无明。而通过戒除贪和无明一个人即可消除痛苦。正如在科学上一样,这个实验可以重复的,因为不仅佛由此脱离了众苦,而且...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127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