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一二年格德文的《大史》译成英文,在世界上广泛传播,产生巨大影响。当然,最关注这本书的还是斯里兰卡人。
盖格尔以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颂为界,分为《大史》和《小史》,日译本沿用其说,译为《大王统史》和《小王统史》。盖格尔作此区分的主要理由有二:(一)第三十七章第五十颂以后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向薄伽梵、阿罗汉、三藐三佛陀致敬!”一般来说,在巴利文作品中,只有在一本书的开头才会...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2680244.html
-
的产物,是主观的东西,是没有实在意义的。知道万物的开始是“无名”的,知道万物是从名相中产生的,那么以“无名”就可以统御“有名”了。所以,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7]而...名曰大。”[4]这是说“道”本身是不可用语言说出来的,它只是一个勉强命名的名字而已。在四十一章中又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的说法[5],而在第三十二章中,老子直接说“道常无名”。 在第一章...
蔡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2860016.html
-
地道功德。 第十编 指示究竟解脱界位 第三十七章 讲述显教的果位,佛的本质、意义和解释;如何成就的方式,所依法、报、化三身,能依的五智、功德、事业等。 第三十八章 讲述密咒的... 第十章 叙述显教导师所转的共同****(四谛、般若、唯识等大小乘显教****)和密教导师所转的不共****四续部的方式 第十一章 分别按小、大乘和金刚乘的主张,宣说显密经续集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395462733.html
-
(《老子》第三十七章)。无为是道家根本的人生态度,它要求人们要因循事物的自然状况,顺应万物的本性及其内在规律。“无为”观念折射到政治上,便是“无为而治”,便有了汉初“文景之治”的历史佳话。“无为”观念...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3466351.html
-
过失为依据的。佛陀时常提醒弟子要以戒为师,慎勿犯之。只有严守戒律,修道才不会走上邪路。 佛陀在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中说,佛子离我数千里之遥,若忆念我的戒律,他必定能成就道果,在我左右,虽常见我,不...的光亮依然如故。见人布施生欢喜心所获得福报竟如此之大,以法布施所获得的功德更可想而知了。 佛陀在经中还提出以食物布施给出家人的功德也很大。他在第十一章《施饭转胜》一文中云: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
远 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94066757.html
-
的分支:发挥效力的共同行为和不共禁戒行的方式和作用。 第三十六章 详细地讲述了旧译宁玛派三大瑜伽的地道功德。 第十编 指示究竟解脱界位 第三十七章 讲述显教的果位,佛的本质、意义和解释;...教导师所转的不共法轮四续部的方式 第十一章 分别按小、大乘和金刚乘的主张,宣说显密经续集结的方式。 第十二章 讲述了旧密教的续部的密意、表示、口耳等三种传 承和窍决部的传承。 第四编 ...
扎西多吉编摘
|利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5/0944179109.html
-
集合精要心髓縮成二百六十個字,處處以即色明空,用來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本文文義解釋採自斌宗法師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要釋」。
[8] 老子道經,第三十七章。
[9] 大正藏,第五十一冊,...集第三卷「禪月大師の生涯と藝術」,京都,談江社,一九七四年。
[2] 見「說文」通訓定聲。及廣雅、釋器。
[3] 老子道經,第十二章。
[4] 晚唐時代的藝術史家,張彥遠「歷代名畫記」(...
吴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0543985.html
-
切要,提纲挈领,集合精 要心髓缩成二百六十个字,处处以即色明空,用来 打破迷情妄执,启示解脱法门。本文文义解释采自 斌宗法师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要释」。 (注 8):老子道经,第三十七章。...定声。及广雅、释器。 (注 3):老子道经,第十二章。 (注 4):晚唐时代的艺术史家,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 成书於唐宣宗大中元年,西元八四七年), 卷十王 维传曰:「余曾见(王维...
吴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4944650.html
-
老子五十六章:“和其光,同其尘。” 9.“恬淡无为而无不为”(“般若无知论”)。 老子第四十八章:“无为而无不为。” 又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受国不祥,是 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6.“少践大方”(“般若无知论”)。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 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
余崇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945684.html
-
遵照释迦牟尼的意旨,注荼半托迦和一千六百名阿罗汉留在灵鹫山,护持传播佛陀的教法。 第三十七章 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十六尊者之十二 在东方胜身洲, 住着尊者宾度罗跋罗堕, 他身边伴随着一千位...善业。 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意旨,罗怙罗尊者没有离开人世间,他和一千一百位阿罗汉住在青蓝洲护法,传播佛陀的教法。 第三十六章 注荼半托迦尊者——十六尊者之十一 在灵鹫山上, 住着尊者注荼半托迦,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3847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