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40'42” 27M) 视频WMV (162M)
思考题
1.对般若空性,什么样的人不会产生畏惧与怀疑,而什么样的人会产...
索达吉堪布 译讲
|般若|般若摄颂|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23154096753.html
-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九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九课
下面我们讲《解义慧剑》。现在讲四种不依四种依止。我们前面讲了,...
索达吉堪布
解义慧剑|了义|依止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5294186467.html
-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九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55'28” 30M) 视频WMV (174M)
思考题
36、弘扬《弟子规》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必要结合佛教理论吗?你以后想怎么弘扬?
37、正确的饮食方式是怎样的?你做得如何?需要哪些调整?
38、古人与现代人对饮酒持什么不同态度?酒喝多了会招致什么过患?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
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孝道|弟子规
http://www.fjdh.cn/wumin/2010/02/20255497000.html
-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九课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九课
在座的各位,...
索达吉堪布
现观庄严论|空性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0291092620.html
-
你有蹉跎岁月吗?
第九课:想像的力量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忠告孩子时光飞逝,当自己变得和世界脱节,才悲叹蹉跎岁月,也于事无补。 ...,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
佚名
|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23493925919.html
-
中学第九课------应学法
什么是应学法?应学法包括戒制外的可作和不可作: ① 尊敬比丘,见比丘行礼;与比丘共坐取蹲踞或跪坐,不用脚对着比丘;如有问题,当先思考好再简洁发问;不对比丘作怪论、嘲讽;...佛教中学第一课----戒律的九个问题预习
本课先提提出关于戒律的九个问题,希望能做一思考。作为一个佛教人,你是否能作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因为戒律从来是佛教的基础,佛陀和舍利弗尊者曾说:没有戒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4353371.html
-
苏跋陀,若比丘能行正道,则世间不会缺少阿罗汉。”佛陀是不妄语者,当知是法。
佛教小学第九课------认识无我世尊说:“诸比丘,为二种恶见缠缚的天人,或者滞着,或者过度。唯具(正)眼者而见(真实)。...佛教小学十课
佛教的小学第一课------正知佛教之启蒙----正知
解脱之道的第一步是抛弃迷信和一生中采用理性的态度。正知(Samyak Darsana)在于看清宇宙中每一事物的真实本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4153368.html
-
谁引起的?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第九课 耶稣教概说 耶稣教是信奉耶稣基督的宗教,起源于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为犹太的拿勒人耶稣所创立。全世界现有信徒十亿以上,分为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主要教派... 第八课 天主教概说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并列为耶稣教三大派别之一。它的前身是犹太教,因此继承了犹太教的一神观念和旧约《圣经》。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人耶稣所创,最初仅在犹太人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5551952.html
-
第九课 十二因缘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课题: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死的由来,佛教说为“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循环相续的...轮回的关系为何? 三、佛陀宣说十二因缘的目的何在? 四、十二因缘对人生的重要性为何?
第十课 五 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诸法万象的说明。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351964.html
-
第九课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 第十课 佛教的师弟之道 佛教传承二千多年以来,写下许多艺术、文化、翻译、哲学上的辉煌历史,其中的佛门伦理师弟之道依止师父与受法徒弟间无可替代的僧伦关系,更值得发扬光大。 佛门自古有“三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451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