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轴,以前人据此而未能得其结论,故本文拟以配合其它重要证据而判断成书年代,此即《牟子》第二十一问汉明求法说之“求法地”考证。此一论点之提出,在于《牟子》中所着录之“求法地”与《四十二章经序》同为“大... 第二节 有关《理惑论》译经问题之疑点分析48
第三节 《牟子》二十一问汉明求法说及其与成书年代之关系62
第四节 《牟子》成书年代之推测 80第三章 《牟子理惑论》之思想分析85
...
王淑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5882842.html
-
〈妙 法莲华经四十二问〉第二十一问谓: 问: 使与前经衔尾相承,由迹生本可乎? 答: 不可。各自为经。( 注 38) 既如此, 则半部的经名为何?自珍认为其经名,可定为...〈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 中谓: 吾初读《法华》白文, 审是二分,及见智者《文句》, 果判二分。大喜曰: 凡夫知见,乃与大师 合。又读七 周,乃言: 智者〈文句〉,...
蒋义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2039676.html
-
特殊情况而定。Ⅵ. “阿赖耶识与智慧”第二十一问:去申述阿赖耶识(Alayavijnana)与如来藏(Tathagata-garbha)是没有甚么分别,金与指环的相互关系是拿来作比较;指环有金,金有...,即使他证得涅槃,他将不见其有可乐之处。这即是菩萨与声闻缘觉不相同之点。Ⅱ. “凡夫”第三问:此问答是处理初学者的宗教行持。初发心的身、口、意应当与戒、定、慧密切联系。在戒(Sila)方面他应当遵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1344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