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40'42” 27M) 视频WMV (160M)
思考题
1.请从不可思议与原本清净两个方面1谈谈有境般若,也说说我们应怎样将其落实在实际行持中?
2.佛陀获得成佛授记的主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我们应怎样看待不同经典对同一公案所作的或广或略的宣说,以及存在差异这一事实?
3.恭敬受持《般若摄颂》与念诵...
索达吉堪布 译讲
|般若|般若摄颂|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2/13302397128.html
-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解义慧剑释》讲记 第十课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课
下面我们学习《解义慧剑》。现在讲四依四不依。其实四依四不依...
索达吉堪布
解义慧剑|二谛|窍诀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08173686468.html
-
索达吉堪布:弟子规讲解
第十课
《弟子规》第十课 音频MP3 / 配套文本 (55'28” 29M) 视频WMV (171M)
思考题
40、掀帘子不要大声、拐弯不要撞到,这些似乎人人都懂,学习有什么必要?你怎么看待现在的大学生?
41、主人不在时,你如果进了他的房间,会做些什么?你如何教育身边的孩子?
42、什么叫九容?请具体解释。明白...
索达吉堪布
弟子规|孝道|弟子规
http://www.fjdh.cn/wumin/2010/02/09351597001.html
-
返回目录
索达吉堪布:《现观总义》讲记 第十课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讲
祈祷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十课
正等加行和次第加行...
索达吉堪布
现观庄严论|空性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20244792621.html
-
同样可以记在心里、刻在心底,是一个道理。所以,你记什么,只是串习和发愿力的不同而已。(《现观庄严总义·第十课》)
对般若空性以分别念臆造的方式解释,罪业非常严重
甚深的大乘佛法是严厉对境,...都带着。(《现观庄严总义·第十五课》)...
索达吉堪布讲
|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0/08251092748.html
-
要懂得居安思危,才 能够临危不乱。想像力比知识更有力量。 你有没有从大处著想,小处著手,脚踏实地,规划是人生呢?
第十课:精简的力量
以上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信,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岁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第一课:宁静的力量
“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
诸葛亮忠告...
佚名
|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7/23493925919.html
-
法门,但我们做不到,唯有念佛这个法门,我们做得到。 所以《大集经》说: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如乘船渡海,不劳功力。 --摘自〈第十八愿之义〉第十课(2005.12.18)...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4163382.html
-
、说鬼神、附身等事,见《长部.梵网》。如是,行者明晓于此,更应使之实行。在日常当量力布施、慈善助人,并忆念佛陀、正法、僧伽之善德,使心合于道。
佛教中学第十课-----戒律之德和升华 持戒的最基本...佛教中学第一课----戒律的九个问题预习
本课先提提出关于戒律的九个问题,希望能做一思考。作为一个佛教人,你是否能作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因为戒律从来是佛教的基础,佛陀和舍利弗尊者曾说:没有戒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4353371.html
-
佛法最殊胜的至高无上的境界。
——索达吉堪布 (摘自《解义慧剑释第十课》)
【《释尊广传白莲花论:一 功德品》摘录】
据《大悲妙法白莲经》记载:观想佛陀后再供养一朵花;观想佛陀后...
索达吉堪布 讲
|烦恼|退转|不退转|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8/14310089202.html
-
,我们常把这两样东西给互相混淆了。如果你想证到平静,就必须知道它们的真相。
佛教小学第十课------修持中的证悟 佛教修持中的证悟问题略谈以下几种属于误区:(1)是错将对各种空性之理论知识的了解...佛教小学十课
佛教的小学第一课------正知佛教之启蒙----正知
解脱之道的第一步是抛弃迷信和一生中采用理性的态度。正知(Samyak Darsana)在于看清宇宙中每一事物的真实本质。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415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