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的十八个等级层次
一、不茶:就是根本不喝茶。茶,现已被奉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茶又为国饮,且有保健之功效,不喝者(除因客观条件不能喝者)实在可惜。
二、厌茶:虽能喝,但是不喜欢喝茶。不喜欢喝茶的人较多为习惯了可乐之类软饮料的年轻人,茶在他们而言没有刺激的味道,又需要时间来泡,自然不受欢迎。
三、惰茶:会喝,也不讨厌喝,但是却懒于花时间坐下来泡壶茶喝。茶可清心,心不清静,哪...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360282868.html
-
科学家根据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将它们分为甲、乙、丙、丁4类。
甲类蔬菜
富含胡罗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纤维等...
君合
|素食健康|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12264994174.html
-
圣严法师答: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在修行的层次上说,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佛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那就是:...了具足(全部)大戒的出家男女,称为比丘及比丘尼;式叉摩尼是由沙弥尼至比丘尼之间的必经阶段,为时两年,目的是在察验女子的曾否怀孕,以及能否习惯于出家的生活而设。
至于受了菩萨戒的人,不在等级之中,...
圣严法师
佛教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014011541.html
-
印度的宗教与等级制度的产生
有人说:通观印度的历史,得于其中寻出世界一切宗教之模型,同时又能寻出希腊以来迄于近世之西洋哲学的重要思想;而尤足为印度夸者,此等宗教与哲学,自始即保持着一体不离之关系而前进。西洋则发生于希腊的哲学与发生于犹太的基督教,在古代本相冲突,至中世两相调和,近世则再分离,而与印度大异其趣。
四《吠陀》
印度民族众多,宗教也多,唯以雅利安人的宗教为正统,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0113084374.html
-
《祖堂集》“著”的语法化等级研究 林新年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5) 摘 要: 本文从《祖堂集》“著”的数据库所反映的使用状况, 根据其在语法化过程中的虚化程度差别, 对“著”的语法化等级进行描写, 同时参照相关的语料和研究成果, 提出助词“著”并非是从处所介词“著”演化而来, 而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的“著”进一步虚化的结果的观点, 处所介词“著”与完成貌、持续貌助词“...
林新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3663271.html
-
如本法师答:杀生大体上可分三等罪,细说不能尽,何等为三?
一、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二、重罪:杀人置死,名为重罪。杀法手段不同,其罪亦不同,果报亦有轻重。...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010912117.html
-
阿弥陀佛的净土庄严殊胜,及弥陀佛与众生结缘最深广,这种种殊胜功德,远胜过十方三世诸佛,并非佛位有等级之别,所以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583712390.html
-
昨日,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宝区子陵镇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一座清代比丘尼墓。 本月初,荆门开始对该镇建泉村马头岭进行文物勘探,至昨日,共发现文物点11处。 荆门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称,11处文物点中有一座比丘尼墓,属清代康熙年间,墓形独特,规模较大。从碑文来看,墓主是附近一座名为宗庵庙的住持,墓葬等级较高,此类墓葬在该市尚属首次发现。
【佚名】
|墓|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4/0812509029.html
-
近日,贵州独山县的乡间发现一民间收藏人士收藏有近百幅明清时期的水陆画。所谓水陆画,是指佛教界举行以超度水陆众鬼、普济六道四牛的水陆法会仪式时,悬挂的宗教题材的画像。它被称为“可移动的敦煌壁画”、“稀有文化瑰宝”。1996年国家文物部门对明清水陆画的鉴定等级为一级文物。
【佚名】
|水陆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8454110061.html
-
问:‘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为什么做了菩萨还要有畏呢?(慧妙)
李炳南答:菩萨等级甚多,不到无为无缘境界,还有造作。自必仍加体察,此体察即是畏,如俗谨慎之意,此其一。菩萨泛指觉者,见果知因,见因知果,了福祸之果皆从因来,故于造因慎重,是名曰畏。非同凡夫受果后而始畏,造因时而希徼幸得免焉,此其二。
李炳南
|析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38381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