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分辨事物的知识。此从经验得,故名后得。)斯与儒家思想,已有渐趋接近之势,然趣宗之旨,究未能舍。此吾之《新论》所由作也。”[④] 欧阳渐在《答陈真如书》中曾批评熊氏只看到“无住涅槃”,没有懂得佛家的...1990年,第195—205页;又请详见熊十力:《熊十力全集》,萧萐父主编、郭齐勇副主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附卷(上)。 [②]详见欧阳渐:《答陈真如书》,原载《内院杂刊—入蜀之作五...
郭齐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23660976.html
-
《经论断章读》叙
精刻大藏经缘起
《心经》读
第四编《论佛学书》
与章行严书
覆陈伯严书
覆魏斯逸书
答熊子真书
覆欧阳浚明书
答陈真如书(二则...的主张,虽然惊世骇俗,却发人深省。
第四编为《论佛学书》,收入《与章行严书》、《覆陈伯严书》、《覆魏斯逸书》、《答熊子真书》、《覆欧阳浚明书》、《答陈真如书》(二则)、《与李正刚书》、《...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844209.html
-
一、佛境菩萨行:“教”的纲领 民国二十八年(1939),在《答陈真如书》中,欧阳提出了对佛教教法的一种整体性的理解: 宗趣唯一无余涅槃,法门则有三智三渐次。[2] 这里的“宗趣”,指佛教教法...有机体系。 欧阳在《答陈真如书》中提出的这一观念,是他晚年论学中有关判教思想的概论。[3] 在这个概论中,作为宗趣的无余涅槃是转依所得的二果,而组织无边法门的“三智三渐次”则是转依之行,可见欧阳晚年...
程恭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20968048.html
-
唯佛法则然,孔学亦何独不然。但读《中庸》,二义明了。”又说“熟读《中庸》,乃知孔佛一致。一致于无余涅槃,三智三渐次而已。”(《答陈真如书》,见《内学杂著》下册)他于晚年著《中庸传》,认为至此书才可说...杨门中以得华严要旨著称,然而他在《仁学》的“界说”中则说道:“凡为仁学者,于佛书当通华严及心宗、相宗之书。”梁启超在《谭嗣同传》中也说,谭氏“闻华严性海之说,而悟世界无量,现身无量,无人无我,无去无住...
楼宇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0851008.html
-
去妄,“岂一言染,则谓之无。若虚妄分别无,则安用对治。对治不必用,止谈悟入,则教之曲折繁重,岂非多事”。《内学杂著》“答陈真如书(二十八年七月十日)”中又说“吾辈毛道凡夫,当急求初渐次加行智境界法门,...内学杂著—答陈正如书(二十八年七月十日)》)《孔学杂著》“孔佛”中又作如是表述:“寂静而有为,有为而寂静,斯谓之为应体之用。是用也,与体相依,而致力图功,乃在于用,是故正名之为行。寂则有全体大寂,智则...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3752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