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年演员曹曦文远赴西藏为某杂志拍摄一组大片写真花絮曝光,曹曦文一身随性装扮,一双不戒备的大睛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映衬。
一个星期的短暂拍摄,异域单纯质朴的人文环境已让她流连忘返,给她带来很大的震撼。曹曦文表示,很喜欢西藏,喜欢那里的纯粹和清透,还有那里的人带给她灵魂深处的冲击与洗礼,并希望在新的信仰中虔诚信佛可以让自己的生活更纯粹。
佚名
|华人佛教|曹曦文|演员|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18324591264.html
-
徐文明:信仰的纯粹性和价值性 宗教是神圣而又超越世俗的,但现实的宗教却又生存于世俗社会之中,由此不得不和世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宗教就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发展;完全和世俗打成一片,宗教就不成其为宗教了。如何把握好中道,处理好和世俗社会的关系,是宗教始终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为宗教最核心的内容,宗教信仰也是如此。信仰如果没有纯粹性,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就不再是信仰了;信仰如果过于...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271149.html
-
徐文明教授:信仰的纯粹性和价值性 宗教是神圣而又超越世俗的,但现实的宗教却又生存于世俗社会之中,由此不得不和世俗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完全脱离世俗社会,宗教就无法生存,更不要说发展;完全和世俗打成一片,宗教就不成其为宗教了。如何把握好中道,处理好和世俗社会的关系,是宗教始终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为宗教最核心的内容,宗教信仰也是如此。信仰如果没有纯粹性,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就不再是信仰了;信仰...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371150.html
-
唯识“八识”与康德“纯粹知性”的比较 养 辉 内容提要:康德认为人的感官接受到来自对象的刺激而形成表象,这在唯识学看来,就是经过识化的所相。因此,认识能力从感官开始,表象就把对象排除在外,知性就可以在自身范围内完成所有工作。康德认为,有必要研究追求一种纯粹知识,它具有必然性和严格普遍性。他认为客观存在着纯粹的先天综合判断,比如对于任何一个有形或无形的对象的经验性概念,可以一一剔除来自经验的...
养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573547.html
-
道德,强调以德报怨,孔子则不赞同老师的主张,以为如此就无法区分别对待善恶,以德报怨,何以报德?表面上看,孔子的标准低了,但却是更加具备可操作性的道德标准。
拍卖撞钟权和头香资格,似乎有违佛教的纯粹性,但...上也是善的。既然因果俱善,就没有反对的必要。
佛教主张中道,不能走任何极端,既要反对过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也要反对不切实际的纯粹化和神圣化。当然,对善行除了鼓励,也要进一步引导,使之从有为之善趋向无为...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400873146.html
-
纯粹是无聊炒作 记者:两会期间曾经传出少林寺要上市的消息,是真的吗? 释永信:上市的事完全是炒作。当时在会上一个记者和我聊天,说到管理,他说还不如上市呢,上市更好管理,我当时说是啊,这个新闻就这样...说法,纯粹是个别记者为了出新闻的无聊炒作。 关键词·出租武僧 ■那一定是打着我们旗号的武术学校做的事 记者:前不久网上有新闻爆出少林寺将一些武僧出租给了山西等省的一些大的宾馆和酒店做保安,而且还...
佚名
|释永信|少林|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09231821599.html
-
纯粹经典、佛像、菩萨论(如《起信论》)、菩萨相、注解经典、祖语、课诵本,未知以上放置次第为何?若为配合柜子及经像大小之故,可否不按次第?
正觉精舍答:纯粹经典→课诵本→菩萨论→注解经典→佛像→菩萨相→祖语。尽量按次第弥善。
正觉精舍
律学释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0485111107.html
-
赵朴初答:不能那么说。据我看,它还反映着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矛盾。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21235510669.html
-
把握好中道,处理好和世俗社会的关系,是宗教始终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为宗教最核心的内容,宗教信仰也是如此。信仰如果没有纯粹性,就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就不再是信仰了;信仰如果过于强调纯粹性,不考虑价值性,就和现实社会脱节,无法发挥弘法利生的作用。要想处理好这一普遍存在的难题,只能通过中道,首先弄清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然后结合现实采取适当的处理方式。
信仰的纯粹性本质上就是无目的性,或者说是只以信仰对象...
佚名
|佛教观点|访谈|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0535097273.html
-
处女作《善的研究》中提出的“纯粹经验”这一根本范畴,与他对佛教的禅定体验和生命的内在洞察密不可分,正如日本学者柳田圣山靳说,他的哲学的“基础潜存着禅”。 西田哲学是以东方佛教思想为基础,这已为众多的学者所注意,不过,西田几多郎并不是对东方文化作纯粹的研究,而是力图通过西方近代以来的学术研究方法,对东方文化特别是禅体验中的独特思维方式和生命感悟重新加以审视,把个体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提升为普遍性的哲学...
纪华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3464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