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法是生起于六门心路过程之中。如果你要观照名法,就必须如实地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每一个心识剎那中的所有名法。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就知道自己是否能够观到心路过程中的名法。
纯观行者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入门,所以我们教想要修纯观行道的人先修四界分别观,能够看到色聚时就修行色业处,辨识各种究竟色法。在透彻地辨识了各种究竟色法之后,名法就会很明显地呈现于其观智,因此只有在这时候才教他们修行名业处,辨识受及其各种...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观受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152096222.html
-
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盘。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四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舍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这些是止观行者的情况。
至于未曾达到禅那的纯观行者,他们无法觉照禅那法为无常、苦、无我,只能觉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无常、苦、无我。实际作为观禅对象的色法是十八种真实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心路过程。
纯观行者可以透过觉照这些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而证悟涅盘。...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禅那分几种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11133097158.html
-
简略的修法出自《大念处经 》,详尽的修法出自《中部 》的《大象迹经 》、《大教诫罗候罗经》、《界分别经 》,以及《阿毗达摩论藏 》里《分别论》的《界分别 》。有两种禅修者:纯观行者和止行者止行者就是先...,如果止行者不想先观照名法,而想要先观照色法,他应当采取和纯观行者相同的步骤。根据《清净道论第十八品》中的指导,纯观行者培育心清净的方法如下:「若纯观行者,或止行者想要从照见色法开始修行观禅,而非从...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四界名色法
http://www.fjdh.cn/fjask/2009/09/09032590428.html
-
四十二身分各种色聚里的究竟色法。然后他必须根据心路过程分析究竟名法。在分析内外名色法之后,他必须更进一步地观照其因缘,此后再观照名色法及其因之无常、苦、无我三相,直至证悟阿罗汉道果。
证悟慧解脱的纯观...问:根据禅师开示,要达到观禅必须具备强而有力的定力,但须师摩经里的阿罗汉们却未有止禅,可否请禅师对慧解脱作个解析?
帕奥禅师答:慧解脱就是没有证得任何禅那、只是通过修行纯观禅而证得解脱,但这并不...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慧解脱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275295919.html
-
禅修开示录》
林震兴居士畅印:《就在今生》之第一章,班迪达禅师。
4、附录:“止乘者”与“纯观乘者”
依据早期佛教与上座部佛教的教导,修行方法可概分为“止乘者”与“纯观乘者”(或称为干观者)二种。马哈希尊者根据巴利文直接翻译过来叫做纯观者或干观者;“止乘者”修习奢摩他,获得色界禅那后,转修内观;而“纯观乘者”在证得色界禅那之前,便修习内观,以欲界定(“近行定”(upacārasamā...
智中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40292989.html
-
提要
本文先引述北传《瑜伽师地论》中内观禅修的记述,而后引述今日南传大师们的内观禅修方法,并将之归类为纯观行者与止行者的修法。最后将南北传的不同略为讨论。
关键词:1. 内观 2. 毗舍那 3. 纯观行者 4. 止行者
一、前言
梵语Vipa`syanaa,玄奘法师音译为「毗■[金*本]舍那」,意译为「观」;近年来译为「内观」,表示是往内观察自己身心的实相。本文一方面探讨北传经论中...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72043746.html
-
纵使依据《清净道论》的教法:见清净前,不论是止行者或纯观行者都必须达到心清净,还引用护法(DhammapalA)的《清净道论注》(Paramattha-maJjusA)说:只是纯观而没有定,是不可能...过程的概念。」 1.止行者的修习进路 如何完成「见清净」的修习方法呢?首先,分别从「奢摩他(止)行者」(samatha-yAnika)与「纯毗婆舍那(观)行者」(suddha-vipassanA...
释开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0749477.html
-
大家参考。马哈希尊者的禅修方法不是今天讨论的主要目的,待智中精勤禅修之后,可以再找一个时间向大家报告。另外,有关于纯观学者,如何能证得圣道,是智中初修此禅法时心中的疑惑,始终未能得到答案。一直到前两天,与温宗堃老师长谈,以及阅读了他的论文,并查找了汉传相关经论,终能释疑。为免其他同学重蹈覆辙,请参阅讲义“止乘者”与“纯观乘者”,在此只能略述一二。
据说马哈希内观禅修采取干观行的原因之一是:想要...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40292990.html
-
位唯有思量而无修证加行位唯有修而无证,见道位,修道位虽有所证而未圆满,佛位唯有证。五重唯识观是唯识宗由浅至深的五重观行法所以,遣虚存实观仅是较浅显的初观。 (二)舍滥留纯观。此观即是舍除杂滥的外境,...:“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惪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中“虚”者,是指有情之徧计所执的虚妄计度,是属错误的认识方面,“实”者,是指依他起性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3647057.html
-
的路线,最少要修到初禅(初静虑)之前的近分定,此定又称「未至定」,南传称之为「近行定」,有时称之为「剎那定」。南传将慧解脱者又称为「纯观行者」;将俱分解脱者又称为「止行者」或「止观行者」。至于走菩萨道...一为止观行的原则:先以奢摩他修成四禅八定,而后以毗婆舍那(内观)来观察五蕴的实相,故在修慧之前,先修成甚深的定。一为纯观行的原则:不修四禅八定,只以适当程度的定(未至定或剎那定)来观察五蕴的实相。故...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347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