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导学人,修行重在靠自力,所谓自修自证,自净其心,而决不是一味地向外寻佛求佛。《大晶般若经》中佛告阿难云:“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宝积经》卷一百一十二亦云:“自依止,亦不依他。以...铠甲,奋勇向前,名“披甲精进”;在止恶修善、自利利他方面,精勤加行,不懈、不怠,名“加行精进”;修加行时,设遇阻挠,心不退转,设遇艰险,心不怯弱,于诸所行如愿成就、心无喜足,如是便能不屈不挠,精进不息...
唐思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1967838.html
-
这同样也是菩萨成佛的必经之路。
在《大智度论》一开始解释“如是我闻”时,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修学四念住,是佛弟子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的唯一法门。
而在《大念处经》一开始,佛...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440292990.html
-
: “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是佛法的精髓。中期佛教也还是“自力不由他”。诸佛护持,天龙拥护,也是“尽其在我”,达到一定阶段,才有外缘来助成。说明白一点,自己有法,它才来护,并不是请托帮忙。易行...利益,亦利益众生,此中何以但说利益众生,不说自利?自利、利人有何咎? 答曰:菩萨行善道,为一切众生,此是实义;余处说自利,亦利益众生,是为凡夫人作是说,然后能行菩萨道。入道人有下、中、上。下者、但为...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1645347.html
-
,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修学四念住,是佛弟子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的唯一法门。 而在《大念处经》一开始,佛对诸比丘说:“此是唯一道路”。就字面意义而言,除了修学四念住这条觉者之路之外,是没有第二条路,没有其他法门可以通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51558189.html
-
就是对信仰专一程度的考验。 其实,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开发自性,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大智度论》)能够拥有正见信仰的人,不仅在心灵上有所归依,精神上有所寄托,同时还能...如下的正确认识: (一)因果通于三世 《宗镜录》说:“经偈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3860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