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云水而得自在——诗僧的山水精神 欧孟秋 尘世的纷扰使得诗僧越来越敏感于大自然的亲和力。东晋初年诗僧支道林的“买山”之举独标风范,传为佳话。他借山水而咏怀,融化着独特的山水精神,推出了山水诗创作的全新境界。唐代诗僧船子法师自言“率性疏野,唯好山水,乐情自遣”。他的弟子夹山善会禅师曾以“猿抱子归青嶂里,乌衔华落碧岩前”的自然风物隐喻一种自我感悟的境界,表现了于云水而得自在的逸情真趣。 自然...
欧孟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267070.html
-
,触手可摸,但幸福也决不是虚无飘渺、可想不可及的事情。幸福需要脚踏实地努力工作,获取保障我们生活的物质需求;幸福需要相互理解和自我感悟,得到精神的满足;幸福还需要学会思考,以期更高层次升华。 一个...,见到世界依旧是它的本来面目,这可谓是佛家境界 。佛家境界,从“自我实现”的层次,逐渐迈向“自我越超”的定、慧层次;不断地化解自我执著,消除矛盾对立,融入真如空性;在暖、顶、忍世第一,初地、二地等自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62455789.html
-
无始,道之体也。……理冥则言废,忘觉则智全。’,“言意之辨”不仅使魏晋南北朝佛教找到叛离印度佛教的理论根据,也使禅宗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完成了最后的冲刺。 禅宗对语言文字的破执,在于它强调自我感悟是...代替;恢宏自豪,开朗奔放的性格已被忧心忡忡,前途渺茫的忧郁所困扰;寻求精神寄托,表现自我情感已成为士大夫阶层的普遍追求。禅宗的出现,迎合了这一时期士大夫的心理,以至弄到士大夫几乎“人人谈禅”的地步。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8246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