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3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一位海外留学研究生的出家心路

    永无止境的自我改造与无怨无悔的利他行为中,才能趋向圆满与无憾。   我的生命就这样得到了再生,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学佛修行生涯。   一步一步,从最初的涉猎佛教书籍、亲近寺院道场、深入慈善机构、寺院...   我自幼就生长于小康之家,那时衣食无忧的我对生活的唯一打算与利用便是读书。而只要有机会、能力读书,父母也决定会竭其所有、全力支持。在这种少不更事的环境与心态下长大,以致我养成了非常自私的自我...

    觉旻法师

    |出家|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0809018583.html
  • 释显如:谈修行

    社会上、政治上的问题也未尝不是这些原因。这些都是人为之害。  自然的灾害,靠科技的进步来消减,人为的灾害,便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来化解,解决人际问题的根本之道,就是要从自我改造下手,努力在意地消除这些盘据...造成不安的因素,有可能是政治的、社会的、家庭的、经济的、感情的、理念的等等不同的层面,不过这些问题都可以追源到来自每个人潜在的心病──贪溺、妒嗔、无知、自我中心等不良习气。贪溺使人起占有黏著而不能自拔...

    释显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2348965.html
  • 序江著「太虚大师前传」

    方面则是资本主义,思想上大体为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这一切都跟传统中国相当不同,而其势又锐不可当。因此,知识份子在面对这股强势的思想力量时,有的以接纳这股力量做为自我改造之资,有的则动员传统的各种力量...民国,无疑是处於这段历史的转换时期。传统中国的一切,无论政治、社会或思想,都面临到种种的挑战。为了因应这些挑战、传统中国不仅要从内部自我调整,也需跟外来的事物进行整合。其成败自然关涉到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李永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4874080.html
  • 北京的喇嘛塔

    地进行自我改造,遂使其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很不协调,缺少必要的呼应关系,因而显得格外地奇特突兀,难近人情。在审美情趣方面不能不使人有一种缺憾之感。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32958076.html
  • 赵朴初:禅是一盏灯

    ;现在,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仍然起着有益的作用,并对世界产生着广泛的影响;未来,在下一个将属于东方文明的世纪中,它在解决人类的自我认识、自我改造和加强人类自身建设上将会发出更大的光辉。 ...

    赵朴初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0473165.html
  • 原始佛教业论的教育意义

    箭的来龙去脉,延误了就诊时机。故当下的努力精进是迈向解脱的一大关键。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自我改造的契机,也才能摆脱因业报而间接感到的苦果。   佛陀业说是与缘起法紧密结合的。事事时时皆有不同的因缘,或起或灭,永无止息。而众生也在每一瞬间不停地造身、口、意业,若不分分秒秒谨言慎行,果报恐不堪设想。故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每一刻也都是一个因缘新生的自我,那是自我改造的契机,若能...

    徐燕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4380273.html
  • 古奥义书(Upani.sads)与初期佛学关于自我沉沦概念之比较与评论

    必须改造自己,使自已在观念上、道德上、心灵上、精神上完全地彻底自我转化(self-transformation),亦即,正确认知上述四种真理(catu ariya sacca,四圣谛),以及正确地实践八...自我转化、达成除苦的目标。如果四圣谛中某些部份是诊断式的,某些部份是治疗式的,则中道是一种适切的观点,而八正道正是针对行为、语言、思惟所提出的整体的改造方法。针对人的苦境、悲惨、痛苦而对无知与知识详加...

    林煌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2052384.html
  • 宗炳居士评儒论道

    僵化与繁琐。于是从内部开始,逐渐地出现自我改造的趋势,援道入儒,玄学日盛。又佛风东扇,中国士人玄佛相融势不可当。当不同文化碰撞一起时,往往是取长补短,相融共生,各自呈现出一种新的面貌,但这必须要立足于对本民族的反省,并且符合本民族的心理。晋宋之际,儒道释三教虽然纠纷不断,但彼此的了解却在不断加强,各方正理性地进行着自我革新,一种新的理论模式正在被开拓。所以宗炳并未象慧远那样慨叹“儒道九流,皆糠秕耳...

    杨文斌、周建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11241596.html
  • 桐柏山中一禅僧——记河南省政协委员、省佛协常务副会长、桐柏山水廉寺住持妙侠法师

    印恭禅师30多年,得到了老禅师的谆谆教导,凡是禅师教诲的经句和法语,妙侠法师都能成诵。勤杂之余,妙侠法师还孜孜不倦的修习大乘经典,潜心求索禅机,在修证中悟出了一种道理,这就是,学佛修行原本是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证悟的心理解脱和超凡脱俗的转化过程,并不是叫人迷信鬼神,躲避现实,盲目追求一种神的佑护来安身立命的。妙侠法师能有今天的成就是与传虚和尚和印恭禅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的。1992年4月印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451859.html
  • 佛教初传时的保护色

    论说”。面对着中国文化崇尚简易、实际与功利的固有传统是不好贸然出手的。而这也就是它需要进行一番自我淘汰、自我改造,以适应中国文化传统的——个动因。 印度佛教为了能脐身入古老的华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5655578.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