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篇,用时1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增上善论

    力智改善自心,种和缘是一体不分的。因此对于妙福,我们不再去区别善种和善缘,而将之统一于本中,称其为增上善。   为什么要这样称呼呢?因为在妙福中,无论种和缘,都要比世福中的更优胜,更难得。对于“缘”...和五色界天。而尤其是,它妨碍你与般若相应。   如果连生天之私心也舍去,那么在广大增上善行的支持下,最起码地,你也能生于高层次的天国中。如果你进一步对般若生起胜解和回向,那么,广大的增上善行就成为...

    释圣虚著

    |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838304088.html
  • 人王论

    很可能在某一天,未等一生安然度过,王者便头落魂消了。   第三类因缘是依于般若功德,这是一种最圆满的类型。此人因多生精勤修习般若相应行,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相应,则能于一善中成就一切善,于一力一智中成就一切...形形色色的善恶人众。所有这一切,无法想象依靠个人的逻辑思维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因此,只有相应于般若,获得直觉性的战略能力,进一步获得一定程度的圆融观察一切事物的少分大圆镜智,才能轻轻松松、有条不紊地完成...

    释圣虚著

    |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842374089.html
  • 无上福论

    不要把般若仅仅理解为“智慧”,它其实包含着无量无边的功德内涵;也不要把无上福仅仅理解为“福乐”,它同样含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内容。应知在“无上”境界,一切法都是平等一味,相即相融的。   读者诸君,如此...

    释圣虚著

    |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847514090.html
  • 菩萨的大慈大悲和神圣爱情

      只有修习般若,相应于般若时,才真正可名为菩萨之行。不论是修行布施、持戒、忍辱,还是精进、禅定,如果不以般若观行予以统摄,则只能是行于世间善法或小乘解脱,不能趋向于究竟佛果。各位,甚至是修习般若,也必须以般若观行予以统摄,因为,当你以为是在修习般若时,就已经不是修行般若了。应知般若者,即非般若,无自形,无定相,融人一切法,故名般若。   当以般若观行以为统摄时,则布施乃至般若之六度万行无不当...

    释圣虚

    |菩萨|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725064146.html
  • 妙福论

      “福”说到底是一种心理感受,人世间种种“福气”无非是因为拥有种种外物而生起的心理快乐和满足,或炫耀这些拥有时产生的心理荣誉感、自尊感、优越感,凡此种种,最后都会落实在心理上。很明显,外物本身并...

    释圣虚

    |福报|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1933013992.html
  • 力智论

    般若中不应有执著相,如果仅仅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执著于此一信念,不觉不行于善法之缘,而守株待兔,坐等于善恶之果,则善种不易萌发,难以表现出善恶因果,尤其难以在一世之中表现出来。 行善者之所以往往忽略善缘,还在于善缘往往在形式上表现出某种“不善性”。应知一切善果皆由般若出,而般若中无善恶的对立。所以,善性的种子往往需“不善性”的善缘相配合才能发芽、生长乃至开花结果...

    释圣虚

    |福报|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853113993.html
  • 善种论

    因果一时并现的。换句话说,这些因果链条在时空中被浓缩为一点,并不需要用逻辑思维去苦苦推索,这可称之为一种极高超的“看相”能力。当然,这只是在与般若有一定程度相应时所表现的能力,当圆满住证于般若后,这么...

    释圣虚

    |福报|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1941403994.html
  • 凡圣流论

    《阿含经》中指明的小乘四果,是自我解脱、永断烦恼及生死之苦的目标[35]。但是,对于与般若有缘者,不应以追求这种解脱为究竟。因为,那并不是最殊胜和最无上的归宿:虽然自我已经解脱,却不去关心和达至众生的...的方向,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惟有修习般若才能做到。呵,请别着急,如果你原本修习的是小乘三十七道品法,或大乘念佛往生法,请别忙着反驳好吗?因为般若者,即非般若,是名般若般若即是一切法,修般若者,即是修...

    释圣虚

    |福报|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914173995.html
  • 转轮圣王论

    势为后盾,才能使其以善德大服天下而不被魔力所摧垮。普通人王则无此威势,或行恶被善力所制,或行善却被魔力所毁,很少能达到完美协调的境界的。   四、智慧与般若相应 转轮王之所以能表现得如此完美,关键在于他具有与般若相当程度相应的智慧。《中阿含经》中佛言,以三事成就转轮圣王,即布施、调御、守护。其中,守护也是一种布施即无畏施,因此可归纳为布施与调御两条。很明显,这是一对矛盾,布施是拔苦予乐,而调御在...

    释圣虚

    |转轮圣王|般若起用|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722494145.html
  • 体相论第四

     [5]《维摩诘所说经》观众生品云:“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录自《般若起用》 ...何为“般若”?虽然一向释义为“智慧”,但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可等同的,在内涵之深广上智慧远远不及般若,在性类上甚至它们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平时,我们若说某人有智慧,一般是指其人有较强的智能、广博的...

    释圣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35953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