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squo;一切法不生’、‘一切法空’说。”在佛法流传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是依根性而有巧拙的差异。大乘佛法的修行则是依三心(菩提愿、大悲心、空性见)修六度,又依六度圆满三心。这就是印公所要宏传的中期佛教之行解。
后期佛教的主要思想是佛性、如来藏。那么,怎样才是&...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3039611.html
-
的修禅,从此可知,佛教的修禅与外道,实有天壤之别。外道所修的禅定,形式虽与佛教相似,但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无非是上生天堂,佛教的修禅,则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为目的。因此,不能把所有...流行,令学者顿悟菩提,名自观心,自见本性”。由此可证知,见性成佛,实是禅宗的宗旨。若不见性,要想成佛,无有是处!
结束语
禅是要去实践的,语言无法说出,文字无法写出,即使你有生花妙笔,也只能...
菩提
|禅|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1224521569.html
-
是菩提道;解脱道是甚深的,菩提道是难行的。为了宏法利生,无论是摄引初学,种植出世善根,或是适应当时当地的一般根机,不能不善巧的施设方便。佛法展开的修行方便是重“信”的,浅近容易一些,也就能普及一些。‘...易行道,是适于信行人的法门。在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念佛被赋予了“他力”色彩,念佛可免厄难,念佛可不堕地狱,念佛可得佛力的救济,更进一步地念佛可净除业障、念佛可往生净土、念佛可不退菩提。念佛功德的不断强化...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3139613.html
-
此文,以期与诸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的佛子共勉。亦申对大师的微分供养。
一、大师之生平简略
太虚大师(1889-1947),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虚,浙江崇德县人(一说海宁县人)。...一宗一派的讲经法师是截然不同的。大师说:“有一言不得不正告者,此之八宗,皆实非权,皆圆非偏,皆妙非粗,皆究竟菩提故,皆同一佛乘故。”⑾大乘八宗,各有特胜,各有特胜而无不究竟,平等普应,为大师此期思想...
菩提
|太虚法师|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15336822.html
-
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的佛子共勉。亦申对大师的微分供养。 一、大师之生平简略 太虚大师(1889──1947),俗姓吕,名淦森,法名唯心,字太虚,浙江崇德县人(一说海宁县人)。...僧校,旨在培养一宗一派的讲经法师是截然不同的。大师说:“有一言不得不正告者,此之八宗,皆实非权,皆圆非偏,皆妙非粗,皆究竟菩提故,皆同一佛乘故。”⑾大乘八宗,各有特胜,各有特胜而无不究竟,平等普应,为...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939610.html
-
的修禅与外道,实有天壤之别。外道所修的禅定,形式虽与佛教相似,但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无非是上生天堂,佛教的修禅,则是以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乃至证得无上菩提为目的。因此,不能把所有的修禅,都说成是佛教的...。若不见性,终日忙忙,而外弛求,为佛原来不得”。六祖慧能大师则是“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者顿悟菩提,名自观心,自见本性”。由此可证知,见性成佛,实是禅宗的宗旨...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5139787.html
-
友谊。《平凡的一生》中,印公曾说:“我出家以来,对于佛法而能给予影响的,虚大师(文字的)而外,就是法尊法师(讨论的),法尊法师是我修学中的殊胜因缘!”尤其从法尊法师翻译的藏文论典《菩提道次第广论》、《...人生着手的正道,从正道的修行中得到解脱。圣道的内容主要有七类,总名为三十七菩提分法,其中根本的是八正道。”又说:“我对印度佛教的论究,想理解佛法的实义与方便,而缩短佛法与现实的距离。方便,是不能没有的...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3239615.html
-
得《华严经》,彻通佛教之玄妙。龙树之一生著述繁多,最为著名的是《中观论》四卷,《十二门论》一卷,《大智度论》百卷,《十住毗婆娑论》十七卷。此外还有:《回诤论》、《七十空性论》、《六十如理论》、《菩提...二十岁,闻地藏菩萨本愿而大发菩提心。二十四岁,天百二年(公元1623),投礼雪珍大师出家,法名智旭。二十五岁在传灯座下听讲台宗教义未悟,后转参禅经山,遂悟性相之理。二十六岁受菩萨大戒,二十七岁遍阅律藏...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3744041.html
-
总说 三法印是亘古今而不变、历三世而长存的真理,无论何时、何地、何因、何缘它都将成为人生的指南;都将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的标准。 一、诸行无常 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类痛苦的延伸 1、人与自...
菩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2739607.html
-
则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乘,必先具发菩萨愿,不可缓也。
然心愿...求利养,或好名闻,或贪现世欲乐,或望未来果报;如是发心,名之为邪。
既不求名闻利养,有不贪欲乐果报,惟为生死、为菩提;如是发心,名之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众生;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
古杭梵天寺沙门实贤撰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15352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