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梅花里一蒲团
觉尘梦 荡幽谷 激波光
1998年融宗自知在世之日无多,拖着羸弱浮肿的身体,作最后冲刺——着手恢复思之屡屡的省文物保护单位钟楼与大钟,钟楼原址在...的后继者,他的遗体虽然不复存在,但每年香雪海的梅花,依然盛开,他留给后继者们坐着涅盘的蒲团,永远激励着我们看破、放下、精进、自在、早日到达成佛的彼岸。
呵赞融宗:
万梅花里一蒲团,如来弥勒...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4289018.html
-
问:世尊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十二年的工夫。便证无上菩提。今之僧伽不少戒行谨严者。抑何坐破蒲团讫无成就。岂今人之不如古人耶。
范古农答:世尊成佛。乃其最后一生。若究其修行。已经三大阿僧祇劫。岂仅十二年工夫所可成就。
范古农居士
|释迦佛之事略|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104011819.html
-
( 一 ) 坐禅所需的用具:
(1) 蒲团:有木棉、椰丝、榻榻米等材质,外型有圆、方, 可视自己需要而选择(也可使用毯子或枕头替代),通常用木棉的圆蒲团比较好,直径约一尺二左右,可将臀部垫高约四指高,以避免脊椎弯曲过大。
(2) 拜垫:有木棉、椰丝、榻榻米等材质,外型有圆、方,可视自己需要而选择,也可使用小孩的棉被或垫被。拜垫可隔绝湿气及温度,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切忌坐在弹簧床上,会造成...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64977757.html
-
)分右掌向下,按于蒲团之中心,左掌不动,两膝跨开,跪于蒲团上
(三)以左掌按于蒲团之前左边;
(四)以右掌从中心移于蒲团之前右边,两掌相离六寸许;
(五)以头按于两掌中间之蒲团上;
(六)以两手掌向外边翻转(手心向上,意在以两手承佛足,头面接足礼);
(七)以两手曲指反转,仍按于蒲团之原处;
(八)头离蒲团由伏而起;
(九)以右掌移于蒲团之...
西方一品莲 发表
|拜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20552122817.html
-
坐禅的实践 演默 和基督敦的瞑想不同的是,佛教的坐禅有特定的姿势。坐禅时,是使用高六—九公分的蒲团,而且多半是特定的绵质蒲团。现在,日本已经没有叫作“panya”的这种木绵,多半是采用亚洲诸岛所种植的作物;但是禅匠们还是比较、爱用“panya”。如果舍其他绵制品不用而选择“panya”作成的蒲团的话,针对长时间禅坐后可能引起的身体不适,“panya”有特别的预防效果;当然,如果选用其他的材料...
演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01964989.html
-
下去时念三声“阿弥陀佛”,头至蒲团翻掌时念三声“阿弥陀佛”,身体从蒲团要起来时再念三声“阿弥陀佛”,最后胸前一合掌时念一声&...
妙莲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6520883243.html
-
是龙树派的特有教法,曼荼罗二十仪轨和五次第法成为集密龙树派的特有法门。
画中龙树大师坐于蒲团上,左手托佛经,右手结说法印,面容安详。画面上方正中为无量寿佛、宗喀巴、白度母和两位印度祖师像。下方...
【佚名】
|唐卡|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5/0701039376.html
-
这个‘直’,绝对不是如尺一样的直,只是一种脊椎在负荷力最小的状态,只要保持在放松直的状态,纵使脊椎有些偏差,只要不给予作用力,脊椎还是会慢慢的自行修正。另外,臀部垫蒲团时,脊椎...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20450080675.html
-
目前殿堂中,却宛如圣严法师生前说法开示的景象。一张法师生前讲经说法坐了三十年的老藤椅,一旁的茶几上,法师随身的眼镜、念珠、毛巾、茶杯依旧,而舍利函安奉在藤椅蒲团上,就像圣严法师升座说法的胜会,今犹未散。...安放在藤椅与禅桌上,侍者们一如往昔为师父调整好蒲团、挂珠,希望师父说法时坐得自在,让弟子们在此安心共修。
由于圣严法师深知世人执着色身舍利,特别在遗言中强调「勿捡拾坚固子」,法师的色身虽已不在,...
佚名
|法鼓山|念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14340935161.html
-
严法师生前说法开示的景象。一张法师生前讲经说法坐了三十年的老藤椅,一旁的茶几上,法师随身的眼镜、念珠、毛巾、茶杯依旧,而舍利函安奉在藤椅蒲团上,就像圣严法师升座说法的胜会,今犹未散。
而在舍利函...与禅桌上,侍者们一如往昔为师父调整好蒲团、挂珠,希望师父说法时坐得自在,让弟子们在此安心共修。
由于圣严法师深知世人执着色身舍利,特别在遗言中强调“勿捡拾坚固子”,法师的色身虽已不在,但他所留下的...
佚名
|台湾佛教|圣严法师|法鼓山|舍利函|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556023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