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觉与行佛 第十次世界大会主题演说 地点:台湾 ------------------------------------------------------------------------...?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云水就是“行佛”。 这数十年来,看到佛教在台湾乃至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不但信仰佛教的人口逐年增加,尤其佛教所办的各种弘法活动,也都普遍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参与,这真是值得可喜的...
星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3862497.html
-
国际佛光会台中龙井与海线各分会联合举办的「2006年自觉与行佛心灵讲座」,9月17日晚间在龙井乡公所大礼堂举行,礼请中华总会总会长心定和尚主讲「生命是如何延续的?」;心定和尚表示:生命的轮回取决于人一生造作的善恶种子所形成的「心灵DNA」,所以我们应该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如此必能改变我们今生及来生的命运。 本次佛学讲座可说是在当地造成盛大回响,近...
【佚名】
|讲座|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9/0911225705.html
-
雪山童子舍身求法“是佛子,应行佛所行” 前言 各位学佛的朋友,阿弥陀佛: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农历二月十五日,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尼佛的涅槃纪念日?戒静常住大众为了报答我佛之深恩,每年固定于农历二月初一起至十五日圆满,启建涅槃寂静共修道场。共有十五天。 大众除了每天恭读大般涅槃经(共四十卷)之外,还在每个晚上(7:30~8:30)持诵涅槃降魔咒,以及称念、礼拜本师释迦牟尼佛。而于二月十五日圆满...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41563249.html
-
精进念佛
大众共修
佛七现场
莲开净寺报道:广东莲开净寺是倡导以“持戒为本、净土为归”的修学宗旨的道场,遵循着“冬修夏学”的祖德遗风,夏天举行“结夏安居学戒”...
佛教在线
|遵循|循“|“冬|冬修|修夏|夏学|学”|”莲|莲开|开净|净寺|寺圆|圆满|满举|举行|行佛|佛七|七共|共修|修图|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2002562600.html
-
如本法师答: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
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四、离凡夫行。五、不著妻子,及以财产。六、离恶道因。七、修善法趣。八、宿世善根,皆不损灭。九、恒为诸天之叹羡。十、一切鬼神,恭敬守护。十一、同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502212459.html
-
即心即佛,自心是佛”。勉励大众平日信佛、拜佛,更要行佛。
...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5/07174780980.html
-
高僧延请诸佛菩萨、梵释四王、天龙八部护持,向佛供奉鲜花、祭品。
敦煌遗书中有许多行佛、浴佛时的祈愿文,这些文字辞藻优美,情真意切。如:“今则三春中律,四序初分;絮柳南枝,冰开北岸。广王法之化迹,冀弥千殃,扬大圣之辞,荣怖臻万善……”
敦煌历史上的行佛与浴佛,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是地方风俗的主流。敦煌的现代富绅在三危山立了一座高大的铜佛,举行了盛大的开光仪式,有当年行佛和浴佛的影子,但在...
胡杨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2493361.html
-
、「学佛」与「行佛」的不同:
一、信佛:一般人信佛,刚开始仅止于表示不反对,承认自己是佛教徒,但是并不是真的认识佛教,对佛教的义理并不了解,也没有皈依受戒,只是觉得佛像很庄严,知道佛教很好,甚至因为...慈悲吗?佛有智能,自己有佛的智能吗?佛有愿心、忍耐,佛是无有执着、无有计较、无不放下,如果自己也能如佛一样无牵无挂、自由自在,这就是「学佛」。
六、行佛:学佛如果没有实践,则「如人说食,终不能饱」,...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23576655.html
-
行佛”,与参访团结缘。
据悉,北京佛教团是由中国各地人士所组成,团长王翰林带领,以念佛为宗。参访团预计花一个月的时间,到世界各地道场参访。
...
【佚名】
|参访|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3/0039108286.html
-
,对玉飞天的使用场合、佩带方式一直是个未揭开的谜。一般认为玉飞天的用途和佩带方式,不是佛龛楣、坛座等处镶嵌用玉,就是佛教徒佩带的避邪用玉。然而笔者认为它与佛教仪式中的“行佛”有关。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巡城闹行佛 皇帝喜散花 自东汉佛教传入中国,“行佛”这样的盛典就逐步形成了。“行佛”是佛教活动重要仪式之一,...
徐文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43269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