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观演示,作为精进观想,次第修持的依据。由此广布“见相非相”,“性空幻有”的真言妙谛,是为教化之根本,而非执着於“小我”的物去而悲,物复而喜。
儒、释、道的古今圣贤,皆纳百川之水,从善如流,以破除...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05476890.html
-
乃今般若空慧、空性之说,偏空偏假。我之说为偏空偏假者,为见有空落到空见,不见不空,第一义空,故说偏空。但见假相,不见如来,不见法性,不见实相,故说偏假。
经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见相非相,故不住于相,不住假相,不住分别相,故见如来实相。如来实相,即是诸法实相。汝但说空慧空性,不说见相非相见如来也。
当知佛说“缘起性空”之意,是要人以相见真。若得见真,则空亦空,亦无空之...
永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25581623.html
-
取空”。般若破相,只是否定事物的真实性、恒久性,认为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却并不否定假有的价值和意义。所以金刚般若对“非法相”的破除,完整地表达了般若学性空假有、空有不著的中道。
见相是相,不是如来;见相非相,亦非如来;见相只是相,方是如来。
(四)破除言教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对不住非相、不住断灭相的般若智慧推崇备至,但听法者如果沉溺其中,就会产生新的执着,认定它是...
喻和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34679864.html
-
生法的缘起之性。因而称非相也就是非本体。《起信论》讲,法性兼具空、不空,见相非相,方见如来,也是就性体的本质谈实相非相的。所谓不生不灭的本体,虽有非有,空而不空,即色即空,缘生缘灭,当然也是非本体之性... 内容提要:中国佛学的本体观念与世界上大多数哲学都不相同, 它是一种非本体的本体论。它以缘生为理论基础,否定外在的本体,并以性空为实相,顺化而为实相非相的本体论。建立在缘生基础上的因果论,多因多果...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1943756.html
-
住处句,共十八种,次诠全文,信解行地有其十六:一、发心,灭度无边而无四相;二、波罗蜜行,于法无住福不思量;三、欲得色身,相皆虚妄,见相非相;四、欲得法身,言说如筏,证得无定,福德无边;五、离障碍,开为...何而非实相般若?《大般若经》第十会〈般若理趣〉说十四法门,真言要义,息灾增益,降伏爱敬,赅摄罄尽。所谓一般若理趣法门是菩萨句义,经十六菩萨生,得执金刚性。二、依遍照如来相,说四种现等觉法门,虽造重业,...
王雷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4344216.html
-
与后三。”见相是相,不是如来;见相非相,亦非如来;见相只是相,方是如来。川禅师的诗,高度浓缩了禅的开悟过程。 三、破除言教,直指悟心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的特点是边走边破...第一句所列举者作出假有判断,对“即非”再加否定,达到更高一层的否定之否定。非实非虚,空有双遣。非实故不粘着,绝尘清净;非虚故不断灭,方便起行,从而使人契证“性空假有”,离二边,行中道;证实相,契禅境。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1952656.html
-
不是如来;见相非相,亦非如来;见相只是相,方是如来。川禅师的诗,高度浓 缩了禅的开悟过程。 三、破除佛法,直指本来 “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的特点是边走边破,随说随除。《金刚经》对...假有判断,对“即非”再加否定,达到更高一层的否定之否定。非实非虚,空有双 遣。非实故不粘着,绝尘清净;非虚故不断灭,方便起行,从而使人契证“性空假有”,离 二边,行中道;证实相,臻佛境。 金刚般若...
吴言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5953688.html
-
无相。法身无相。法无我,人无我之法相性空的宇宙本体的善知识是的般若世界,涅般境界之善护念所见道,悟道的佛法。禅宗渐修之止观与无住和无念的心境同步而渐趋无相的心念过程是禅修顿悟的过程。此所谓见相非相即见...:“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非相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真如”。如何从虚幻的恐惧中,在虚妄的假象中,寻求生命的解脱以至无穷无尽的永恒。本体世界之法藏所...
李诗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80355583.html
-
善知识是的般若世界,涅般境界之善护念所见道,悟道的佛法。禅宗渐修之止观与无住和无念的心境同步而渐趋无相的心念过程是禅修顿悟的过程。此所谓见相非相即见真如的佛性。 上梵是最高的存在。上梵有“自性相”...如是观”, 非相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真如”。如何从虚幻的恐惧中,在虚妄的假象中,寻求生命的解脱以至无穷无尽的永恒。本体世界之法藏所呈现的法相,其思维的“意象”和“物象”有上梵和下...
李诗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60660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