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师见解脱像
莲花生上师“见解脱像”之说明
西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大岩藏师德达林巴(1646--1714)于沙鸟塔果取出一个被尊称为“估叉东透玛”(意为:见解脱之代表物)的“估叉”,这尊神圣无上的“莲师见解脱像”是和黄色经轴上的观音菩萨一个名为“德谢昆杜”(汉译:大悲善逝总集)的仪轨同时被岩取的。
以下的偈颂录自经文之(两尊见解脱像一览),它说明莲花生上师...
未知
|莲师见解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0006113180.html
-
莲师见解脱像 莲花生上师“见解脱像”之说明 西元1680年(康熙十九年),大岩藏师德达林巴(1646--1714)于沙鸟塔果取出一个被尊称为“估叉东透玛”(意为:见解脱之代表物)的“估叉”,这尊神圣无上的“莲师见解脱像”是和黄色经轴上的观音菩萨一个名为“德谢昆杜”(汉译:大悲善逝总集)的仪轨同时被岩取的。 以下的偈颂录自经文之(两尊见解脱像一览),它说明莲花生上师如何制作并特别以神通力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51951433.html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藏哇寺万佛见解脱宝塔 摘自:古晋佛教居士林 《法海》第64期 【 图/文 ◆ 黄亚瑞 】 ...供养。公元1327年,藏传佛教觉囊派法王笃补巴修建十万佛见解脱塔时由龙王供养出来作殊胜的缘起,而利益众生,后觉囊十万佛塔年久失修,由当代藏哇寺第一任寺主从觉囊把迦叶佛牙请到壤塘建宝塔供养,文革中塔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23758667.html
-
西元一六八零年(康熙十九年),大岩藏师德达林巴(一六四六一七一四)于沙鸟塔果取出一个被尊称为“估叉东透玛”(意为:见解脱之代表物)的“估叉”。这尊神圣无上的“莲师见解脱像”是和黄色经轴上的观音菩萨一个名为“德谢昆杜”(汉译:大悲善逝总集)的仪轨同时被岩取的。 以下的偈颂录自经文之(两尊见解脱像一览),它说明莲华生上师如何制作并特别以神通力使之成为不共的加持圣物。 “在进入甚深...
陈祥耀敬译 黄正淳居士提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3741169.html
-
需供奉于殊胜桑耶能哲及唷热昌珠二地。眷属自生佛像十七尊,桑耶供奉一主尊及其四方各一尊眷属佛像,唷热昌珠亦同上。于拉萨大昭寺的替身见解脱佛像四方各供奉一尊。此为信众供养之所依需如是而作。拉萨翁巴山需隐藏...《伏藏大师列绕朗巴密传之三伏藏标题明亮钥匙》一章,现在其中一尊眷属替身佛像在大恩上师洛登堪布仁波切手中供奉)。
莲师替身见解脱像组成物及功德
吾替身见解脱像,为诸清静刹土物,聚合各种珍宝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5375285080.html
-
安巴根特同时亦是可清净三业忏罪集福增慧开智的见解脱,故所有见到此瑞图的众生,都终究必将脱离苦海,归于佛道!并将会对末法时代的众生产生不可估量的利益。此为文殊师利菩萨亲谕所言,大家尽可生信勿疑。
...
佚名
|文殊|安巴根特|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9/0750365801.html
-
之内,则不吉之人、忤逆罪者、有违三昧耶戒失毁誓言者、外道、魑魅非人类皆不会因其罪障而玷污佛堂圣洁。安巴根特同时亦是可清净三业忏罪集福增慧开智的见解脱,故所有见到此瑞图的众生,都终究必将脱离苦海,归于佛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72857731.html
-
弥伽先生介绍善财去见解脱长者,善财却不急急去寻求解脱。一路上游方观化,思惟善知识的教授,大大开发了无碍的慧光。这样不住地游行了十二年,才在住林国会见了解脱长者。一见面,善财心里充满了难得的欣幸,...切佛无碍。所以要成佛,该从净除自心的烦恼着手。圣者!我这样理解,该不会错误吧?”
解脱长者说:“自净其心,是真(诸)佛教,结论倒差不多,可是见解上还有很大的距离。最好,请你把心见、佛见放下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2859860.html
-
修习当时最高深的冥想 ( 禅定 ) 功夫―四禅八定中的最高定: 「非想非非想定」。但佛陀在「非想非非想定」中,未见解脱生死之道,他认为「既生非想非非想处,报尽还入于生死」。[3] 因此,得到四禅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93062488.html
-
辞典,P.3693) 2、《三法度论》卷中(大正25·21ab)将阿罗汉分为三根:利、钝、中。 利根者——住法、升进法、不动 法。 钝根者——退法、念法、护法。 中根者——慧解脱、见解脱、不 见解脱。 3、阿罗汉分为两种: (1)因中说—阿罗汉向,指 尚在修行阶段,而趋向 于阿罗汉果者。 (2)果中说—阿罗汉果,指 断尽一切烦恼,得尽智 而受世间大供养之圣 者。 由此...
雍济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046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