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观论颂讲记’导读

    没有一法从三界去向涅盘。后二十五品,四谛是性空。一、世间(苦)有三品:“情品”、“五阴品”、“种品”。二、“世间集”有十二品,“观染染者品”、“三相品”、“作作者品”、“本住品”、...”:“已去无有去,未去亦无去,离已去未去,去时亦无去”;“情品”:“见不能有见,非见亦不见,若已破于见,则为破见者。离见不离见,见者不可得,以无见者故,何有见可见。”,去与去时,见与见者,都是相依...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4549008.html
  • 《中论》各品大意

    本自不动不出、不来不去,一切法本自清净去无所至、来无所从。“情品”主要破众生的六根,众生由六根认识分别一切诸法,所以认为此六根是实有自性。而不知六根也是因缘假名而有无有自性,今言六根是众生了别诸法...的条件。因此,通过“去来品”可以正确认识和理解诸法的去来运动行为活动是如何产生的,从而悟入诸法自性本空的思想理论。  情品:本品主要从众生的六根认识和了别事物的功用上说明诸法的自性不可得,同时也...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5969576.html
  • 《中论》诸品大意

    。  三、情品  本品内容提要:  本品主要从众生的六根认识和了别事物的功用上说明诸法的自性不可得,同时也说明六根并不能直接去认识和了别事物。因为有外人认为众生的眼根可以认识和了别事物,所以说诸法...情品”而能对眼根见色法的理论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破除眼根见色法的这种错误执见,从而悟入诸法实相不可得的中道思想。  四、五阴品  本品内容提要:  本品主要从五阴法无自性毕竟空的理论上论述诸法自性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4154678.html
  • 《中观论》大意

    是性空等。一、世间(苦)有三品:一、情品,二、五阴品,三、种品。这是世间苦果,有情生起苦果,就是得此三者。本论所说的,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次第不完全相同,却是『杂阿含』的本义。处、五蕴、界和合,名为有情。这像『舍利弗毘昙』、『法蕴足论』,都是处在蕴前的。这是有情的苦体,世间苦的自性空,所以有此三品。二、世间集有十二品(从观染染者品,到观业品),这又可分三类:初五品,明惑业所...

    印顺导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0653641.html
  • 印顺大师著:中观今论(1)

    rdquo;与“ 不去”。此下别四谛。二、“情品”、“五阴品”、“种品”,即观察处、五蕴、界的世间法。这三者的次第,依‘中阿含经’卷三十四说。 古典的‘舍利弗阿毗昙’、‘法蕴足论’,也都与此相合。“情品&...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844155.html
  • 从佛教的语言思想发展看僧肇之假名

    即无用。没有过去的体,就没有现在的法,更没有现在的用。现在是过去的继承,同样,未来又是现在的延续。  龙树在《中论、情品》中,对於有部的这种思考方式质问   是眼则不能,自见其己体。若不能自见,云...(sarvadharmAZ ZUnyAH,一切法空)。  本文主要讨论在整个佛学发展中,对於语言之概念如何发展下去,其次则深讨僧肇如何继承般若中思想,而论证自己的「假名」。  关键词:1.佛教 ...

    元弼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60941207.html
  • 印顺大师著:中观今论(2)

    rdquo;。这是说:依有法的变化趣于灭,灭 即是无。离了有法的变异即没有灭,离了灭即没有无。若灭是存在的灭,不是存 在的缘散而灭,那就是连无也无从说起。所以“情品”说:&...;“种品”,不许虚空是如此的:一、不许离存在的色法:虚空依色相而现起(心与色相为缘起,虚空相也与心有关),所以说:“因色故有无色处,无色处名虚空相”...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944156.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的功夫才行。而为了帮助人们进行实证,《中论》对此进行了分解,它的二十七品分别从二十七个方面介绍了中道观的观法。这二十七个方面是:因缘品、去来品、情品五阴品、种品、观染染者品、三相品、...时候就不能再称第七识为“末那识”了;前识可以对一切事物产生反应,通于三性。这段文字相当清楚地揭示了唯识宗的心性:善恶与无记都是凡夫境界,只有证得了阿罗汉及其以上的果位才是对...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3.html
  • 龙树《中论·因缘品》疏义(一)

    初二品(即《因缘品》及《去来品》)总八不的缘起法,后面的诸品(即从第三《情品》至第二十七《观邪见品》),别八不的缘起。”允为的论。  (三)青目释造论缘由:青目于龙树的二归敬颂之后,演说...龙树《中论·因缘品》疏义(一)  李润生  【题要】《中论》的旨趣,在一切法实相之中道义,即正一切法的真实状态(“简言为诸法实相”)是“缘生无自性”的。以“无自性”故,名之为“空”.,此“空”...

    李润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256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