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印顺大师著:中观今论(2)

    观成);从刹那生灭的见地去看,“ 若法有定性,非无则是常;先有而今无,是则为断灭”(观有无)。他即使不 落于常见,断见还不免呢!只要是执为自性有,自相有的,是难于避免常断过失 的,所以说:“若有所受法,即堕于断常”(观成)。若法执为实有,现在 如此,未来也应如此,即堕于常见。若说先有而后无,即是落于断见。“观有无 &rdquo...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944156.html
  • ‘中观论颂讲记’导读

    的无自性空。三、观世间灭有八,“观法品”明现观,“观时品”、“观因果品”、“观成”三,说明时劫、因果、成,都是无自性的。“观如来”、“观颠倒”、“观四谛”、“观涅盘”,说明断证者是...谛是中论说法的根本依据   一般人谈空有不二、有空无碍,往往只是泛泛而谈,中论“观四谛”谈到的二谛“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谛,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盘”...

    黄国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4549008.html
  • 《中论》各品大意

    “观时品”、“观因果品”、“观成”四主要破诸法有实在的自性,明诸法自性毕竟空不可得。今言一切诸法皆是因缘而成,既是因缘而成则无自性,无自性之法毕竟空寂,若诸法自性本空,即悟入诸法实相。“观如来...相生是一种假名而已,不是诸法存在本质现象。通过学习“因果品”希望我们能从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佛法中所说的“因果”理论的真实含义。  观成:本主要从事物的成现象上阐述诸法的性空思想理论。在佛经中常说...

    理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5969576.html
  • 《中论》诸品大意

    ”理论的真实含义。   二一、观成  本内容提要:  本主要从事物的成现象上阐述诸法的性空思想理论。在佛经中常说事物有成住空四种现象,“成”即是表示事物的存在与灭现象,所以说有成...既然成也是因缘相,就不能作为诸法实相的特征。所以本说诸法成不可得,一切法不生不灭本自清净。通过学习“成”就可以对诸法成的现象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二二、观如来  本内容提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4154678.html
  • 汉译本“中论”初探(2)

    有法;离法何有人?离人何有法?”“观成”说: “若离于成者,云何而有?如离生有死,是事则不然。”“观颠倒”说: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  其次,论主在破斥对方...一切法是性空的”也必然无法否定。所以,中论对那些执持著「实我”“实法”的任何见解,都一概加以诃责。说实有、说实无,讲自性、讲他性,都是邪执,论主对之也毫不保留地指斥。所以,观有无说: “若人见有无,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0945482.html
  • 中国佛教心性论述评

    的功夫才行。而为了帮助人们进行实证,《中论》对此进行了分解,它的二十七分别从二十七个方面介绍了中道观的观法。这二十七个方面是:观因缘、观去来、观六情品、观五阴品、观六种品、观染染者品、观三相、观作作者、观本住品、观然可然品、观本际品、观苦、观行品、观合、观有无、观缚解品、观业品、观法品、观时品、观因果品、观成、观如来、观颠倒、观四谛、观涅槃、观十二因缘和观邪见品。根据...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151853.html
  • 法性空慧学概论(2)

    观方法再作澈底的观察。如颂云:‘若果定有性,因为何所生?若果定无性,因为何所生’?是故执有性,无此彼相可得;执无性,更无此彼相可得。   三、合观能所观法:即第二十观成。...观有无品第十五;观缚解品第十六;观业品第十七;观法品第十八;观时品第十九;观因果品第二十;观成品第二十一;观如来品第二十二;观颠倒品第二十三;观四谛品第二十四;观涅槃品第二十五。斯为中论之二十五品名...

    太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252685.html
  • 常与无常——《物不迁论》及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两者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互相解释,《物不迁论》中的迁或不迁,实际上包括了这两种含义。《中论》的后面几,如《破去来》、《观因果品》、《观成》,都有关于此问题的展开讨论。所以,也可以猜想,本论创作的...世间万法在某些根本性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原始佛教特别强调诸行无常的普遍意义,在对释迦牟尼灭度的解释上于是特别强调,尊贵如佛者,也不可能超出这一规律。中观长于说诸法缘起性空,《中论·观如来》云:“如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43156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