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盛唐至宋初净土教发展过程中在敦煌和内地一度流行而后被历史烟云所湮没不彰的观佛相好的行仪。 【关 键 词】唐宋/敦煌写本/净土教/观相念佛/行仪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敦煌学大词典[M]....问题,对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进行了一番仔细的考察,结果发现在这些敦煌写本《佛说相好经》的背后隐藏着盛唐至北宋初年一度流传而在后世湮没不彰的一种净土教行仪——观相念佛,使我们对当时净土教史得出了一些新...
张先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25342388.html
-
我母亲在念佛时,看见佛坐莲花台在空中,几乎天天如此,这种现象表示什么意思?请老法师开示。
答:如果天天看到莲花台在空中,这个现象,应该多念一下《金刚经》和《心经》。不要老观相,老观相以后,它不是真实的。虽然是有一定定力,但是怕产生幻境。真实的境界不是我们天天观,它就现前的。因为它是自然的,不打妄想就现前,并不是说我们观就能观出来。观出来的东西往往都是虚假的。所以说什么叫观呢?也就是不观是...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9/20335391495.html
-
所有念佛法中,以持名念佛最为方便,这是印光大师再三强调的。我们若自认为根基不够,无法观想,亦无法观照,无法达到无生,那么很简单,用心持念。从口出声,由耳谛听,自己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如是循环不已。要想办法计数,念几声内心明明白白。若持名念佛行有余力,再加上观想,观想西方三圣在面前。观想不成可用观相念佛,亦即直接观看佛相来念。将佛相摆在桌上,仔细地看,临命终这三尊前来接引,方可随他...
慧律法师
|念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1018132054.html
-
佛的上首菩萨,也处处说到,能称名受持者,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三千劫中背于生死7。
念佛的深行,是依持名念佛、观相念佛,而引发甚深的三昧,契证诸法实相。依持名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续,...佛,专称名字,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入一行三昧,通达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8。中国禅宗四祖以下,在禅修的方法上,也以此为依据,从称名念佛入手,直契法性。
观相念佛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念佛三昧的盛行,与...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4542522.html
-
地超越自我,努力在利他的广大行持中实现成佛的理想。 “欲求正等菩提”在大乘佛教行门中,真正运用发心心理功能的法门,主要还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现发展出“称名”、“观相”、“唯心”与“实相”等四种不同的方式,不同层面的念佛;以称名和观相来系念,由专注系念佛而得三昧,于三昧中见佛闻法而悟“唯心所作”。 能消灭死亡之苦的最胜甘露,能消除众生贫乏的无尽宝藏,都是这珍贵的菩提心,能疗除众生疾病的最胜医药,...
释照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2549508.html
-
〉
念佛的深行,是依持名念佛、观相念佛,而引发甚深的三昧,契证诸法实相。依持名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如《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祖以下,在禅修的方法上,也以此为依据,从称名念佛入手,直契法性。
观相念佛的内容就更丰富了。念佛三昧的盛行,与佛像的塑造有密切的关系。《般舟三昧经》说:“作佛形像,用是成三昧故”。〈10〉修...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54858230.html
-
?其开展与演变过程如何?居于这一思路考察发现:原始佛教之念佛与禅是同源──禅观与念佛同修。念佛并非如后期净土宗之专称佛之名号。沿著此脉络即得知:称名、观相、唯心、实相四种念佛,其开展之根源。最终归结为...禅观修持者观空破执的根本途径与禅定方法。 三、观相念佛与定中见佛 佛灭后,因佛弟子“对佛之永恒怀念”(见《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印顺导师著),及修禅观之需要画佛像与铸塑佛像开始流行,而念佛亦即成了...
傅发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61469797.html
-
种不同的念法:念起即觉,为实相念佛;观自己就是阿弥陀佛,为观想念佛;观佛相好,为观相念佛;时时不离一句“阿弥陀佛”,为持名念佛。我们用功,须选用一种适合自己习性的方法来修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假如...
学愣严
|无修|大手印|开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1221377420.html
-
众生。六十八不轻众生。六十九随众生音声不增不减。七十说法不著。七十一随众生语言而说法。七十二发音报众声。七十三次第有因缘说法。七十四一切众生不能尽观相。七十五观无厌足。七十六发长好。七十七发不乱。七十八...
范古农
|佛德|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34711866.html
-
不增不减说法不着随众生之语言而说法发音应众生次第以因缘说法一切众生观相不能尽观不厌足发长好发不乱发旋好发色如青珠手足为有德之相。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05756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