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71篇,用时3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行舍智,不证道智?

    问: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行舍智,不证道智? 帕奥禅师答: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论他如何精进修行,都不可能得任何道果。至于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强烈意愿,那么他的观智提升行舍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里(不再向上取证)。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行舍智道智

    http://www.fjdh.cn/fjask/2009/10/09002392523.html
  • 李炳南答:《阿弥陀经》说‘一生补处’,是什么意思?

    问: 《阿弥陀经》说‘一生补处’,不知是什么意思? 李炳南答: 处是指佛位,补就是候补。其他世界,佛果,候补佛位,必须经历多劫,极乐只须一生,就能候补佛位。

    李炳南

    净土

    http://www.fjdh.cn/fjask/2007/11/14195918806.html
  • 徐恒志答:有人提出:“时代不同了,为适应现代人的情况,应对佛法进行改革。”对吗?

    问:有人提出:“时代不同了,为适应现代人的情况,应对佛法进行改革。”对吗?  徐恒志答:学佛的目的和要领,在“万古常新”的真理,真理是无可改革的。众生有无量痛苦,佛有无量法门,能治好众生痛苦的,都是良方。但由于时代不同,在某些方式、方法上,可因时制宜,作一些改变,以利于饶益众生,弘扬佛法。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04411304.html
  • 六力与四注意

      六力与四注意   二、六力   ①第一种力就是“听闻力”。行者靠着六力而得到九次第定,就是借着听闻力及在禅修中保持上师的开示,九次第定的第一次第。   ②第二种力是“思维力”。思维力就是把听到的上师的开示经过思维、反省,把开示内容反复带进心中。行者就趋向得第二次第。   ③第三种力是“注意力”。借着这种力,行者能第三和第四次第。   ④第四种力是“内省的机警”。就是借着这种敏锐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5554698.html
  • 如本法师答:何谓‘三量’?

      如本法师答:三量是佛法为了证实一切真相的方法。   1.现量: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的境界,譬如六根触六尘(梵语sad visayah),能正智契真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又如手触火,当下能肯定了知是也。   2.比量: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听到隔壁有说话的声音,就知道里面有人。   3.圣言量:又称为圣教量,因有圣人的文教才知道的,称之圣言量。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513312099.html
  • 念大悲咒闭关三年 奇异如圣僧

    闭关三年 判若两人(清澍庵)   清朝释澍庵,扬州人。少年时很粗犷,不守戒,被住持斥责,很生气想报复。接着又想以潜心修持来雪这耻辱。便在藏经阁念大悲咒,闭关三年后才出来。神采和过去两样,态度非常谦逊,人们都不能推测他的境界。偶然他在茶馆中,听旁人谈说佛经,争论不下。他笑说,你们所说都有错,一面背经文,一面作解释,满座都大为惊服,一切书笈,没看过的均能背诵。人们传说他的奇异,称他做圣僧

    郭涵斋原编

    |大悲咒|感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0/14264018728.html
  • 九次第定释(节录)

    心理状态叫“续住”。在没有得到续住以前,行者已持续修了很多,反复修行,一再把散失的心拉回来,最后,足够稳定生起了,注意力能持续不间断专注于目标五、六或七八分钟。当你能做到如此地步时,就是第二种心理...但偶而仍然走失。在这种情形下,行者察觉了再把心找回来,找回自己的三摩地。这就象有裂缝在你的袍子上,你发现了,并说:“啊,在这儿!把它修补好。”   ④第四种心理状态是“近住”。你“近住”就不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1843329.html
  • 问:如何分辨善知识的真伪?

    有五种神通,但他还没有成道。初禅的人还没证初果,因为神通是由定生出来的,定不能代表证果,佛法修定是为伏惑、断烦恼,故能得圣位。由‘慧’初果,悟了缘起性空的道理,才会去...从他平时的生活习惯上看,他的贪心、嗔心、疑心还有多少?如果和凡夫一样,那他还得成果,就是骗人。得阿罗汉果,贪、嗔、痴、慢、疑、邪见这些根本烦恼就断了。如果你是圣人,凡夫的习气,你自然没有。凡夫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15677474.html
  • 徐恒志答:什么叫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是什么意思?

    十地也叫十圣位,能破无明,见佛性,的人都是法身大士。以上是从“别教”立论,经过“等觉”“妙觉”,共破十二品无明。如果按照层次较高的“圆教”,共须断四十二品微细无明,才证妙觉极果,成清净法身。...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294411391.html
  • 成都文殊院将举办2007年度中秋信众联谊会

    佳节即将到来之时,四川成都文殊院全体常住将于农历八月十二日(阳历9月22日)在千佛和平塔广场与信众共邀明月、共度时光。欲参加者请持皈依文殊院弘法利生部报名参加,让大家一起分享明月、感悟佛理、同娱同乐、同享法味、同沾法喜,让大众的心感受成都文殊院就是大家的心灵家园。...

    佚名

    |联谊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9/16405214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