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问:是否只有成佛后,才有度化众生的资格?

    未必。若真正有能力帮助众生解脱烦恼,得空,帮助他们走向解脱之道或菩提之道,都属于有资格度化众生的人。比如说,世界冠军未必是世界冠军训练出来的,只要研究并掌握训练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即可。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4478104.html
  • 济群法师答: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

    济群法师答:   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三大核心之一。至于清净心,有相对意义上的清净心,也有绝对意义上的清净心。相对的清净心,指妄想减少时的安宁状态;绝对的清净心,便是真心。   从本质上说,真心和菩提心并无差别。但就修行作用而言,则有所不同。菩提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等,当它作为世俗的修行愿望时,还是妄心而不是真心。一旦得空,将世俗菩提心升华为胜义菩提心,和真心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 --...

    济群法师

    菩提心对学佛非常重要,清净心和真心是否重要?|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4078100.html
  • 嘉扬彭措仁波切答:大修行人超出三界外不受因果报应吗?

    会活着吗?所以马麦之报只是显现而已。 修行者在得空那一刹那,即可灭除一切业障。一切业障之根乃是‘妄心’,行者得空性时,妄心已经灭尽,妄心既然灭去,则业障之根本已灭,故一切业障亦在顷刻间消灭无余。故菩萨入初地得不退之位,初地菩萨安住时于佛无二,出定时仍有分别智生起,虽有分别智生起但不随尘境而转,故非是凡夫境也。既然初地菩萨在得空之时既已灭除了一切业障,那么身为万...

    嘉扬彭措仁波切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240889587.html
  • 四事业的最高成就

    ,将铁变成黄金,不仅让整个僧团渡过饥荒,还盖了许多新寺院。过去八十四大成就者所显现的各种神通是可能的,因为他们已得空,并从妄念中解脱。最后能掌握证悟的本具能力,也就是第三种事业──“怀爱”的最高...空。如果在念头生起的刹那能了知念头的空,念头就会消失,爱执及怨恨永远不能扰乱你的心,烦恼会自行崩解,恶业不会累积,也就没有随后的痛苦。这就是四种事业中的第一个──“息灾”的最高成就。   如果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3768172.html
  • 菩提心与空性见——《菩提心与道次第》自序

    ,但掌握理论决不等于得空。若缺乏止观基础,兼无明师点拨,往往只能在理上解悟,于生命改善并无太大作用。正因为如此,不少人虽擅长谈玄说妙,依然习气深重,烦恼不减。这一流弊并非始于今日,早在数百年前便已...着手修行,显然是更为稳妥的道路。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菩提心是大乘的不共教法。若不曾发起菩提心,即使得空,也无法引发悲愿力量,从而趣入寂灭涅槃。关于菩提心种种无与伦比的殊胜,《认识菩提心...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542485.html
  • 截断烦恼明心性 次第修行惜人身

    要有人无我的智慧,才能断除人我执,而后才能断除烦恼、才不造业,这是解脱最起码的要求。   如果你想成佛,仅仅断除烦恼障还不行,还要断除所知障。所知障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法我执。得空,有人无我的...很多烦恼痛苦。不要这样,一切随缘,没有什么可靠的,一切都是假像。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执着了,都一样会伤害你,如果不执着,都不会伤害你。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得了实相和真理,一切都是你的助缘,...

    达真堪布

    烦恼|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3194219449.html
  • 如何建立和上师的关系呢?

    ,就得空了。上师的“茄子、南瓜”的故事非常深奥,值得我们每一个弟子回味。   再次,还需要有胜解心。就是殊胜地善解上师意图的心。作为弟子对上师的教导要予以理解,不仅在文字表面上予以理解,更重要的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3144184.html
  • 海涛法师开示:慈悲无障碍

    不污染环境。 在佛法中发菩提心、得空是非常崇高的理想,因此需要广大的资粮,这些资粮无非是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情,香灯、打板、供香、拍蒲团、助念、扫水沟,任何一件都是。而礼佛、忏悔、供灯、供水、放生、放焰口、施食、布施,也都是资粮。我师父说,谁都可以研究佛经,但资粮如果不圆满,不容易净除业障,更不容易得空。 记得有一次与圣严法师谈话,因为他曾经闭关六年,那时候我也想闭关,就请教他:老和尚,...

    海涛法师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5976234.html
  • “贪”和“愿”等心行的差异

    没有了灵魂,学人心中如无对无上菩提的“追求”,便绝无成就无上菩提的可能。  由此可见,菩萨的誓愿和众生对五欲等的贪著虽同为“追求”,但因动机和目标的差异,其果报全然不同。  至于先还是先发大愿的修学次第要因人而异。如来弟子中一些人是先部分得空,后在回小向大的劝导下发起无上菩提心;大乘的通途则是先发四弘誓愿后。《华严经·初发心功德品》中之“诸佛色相庄严身,及以平等妙法身,智慧无著所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94645430.html
  • 何谓无诤三昧

    令众生得空。蒙如来发性觉真空,空性圆明,得阿罗汉。顿入如来宝明空海,同佛知见,印成无学,解脱空,我为无上。” 须菩提由于通达空,所以能随顺世间,行大忍辱,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无恼无诤。他也由此成为... 天台宗认为圆教初门之行者,于修一切无漏对治、观练熏修之禅定时,即得圣果,成为大力罗汉,具足六通,同时也可得此无诤三昧。   三昧:指禅定境界。系修行者之心定于一处而不散乱之状态。又作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3359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