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在线1月5日消息 玉佛寺网站报道:上海玉佛禅寺于2005年12月31日至2006年1月7日举行禅七法会。
打“禅七”,目的是克期取证。在“禅七”期间,不参加早晚课诵,摒弃一切...
编辑:本文
...
佛教在线
|精进|进不|不懈|懈克|克期|期取|取证|证:|:玉|玉佛|佛禅|禅寺|寺举|举行|行禅|禅七|七法|法会|会(|(图|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1346192462.html
-
问:能不能告诉我放生物命死亡更深一层的意义?
圆因法师答:我们可以看看《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佛陀昔为流水长者子,不忍上万条鱼干涸死亡,急遣二十只大象负水济鱼,活鱼性命,并为上万条鱼说法念佛,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当日命终,众鱼尸体积聚池畔,神识往生忉利天,享无极之福!有经为证:「尔时其地,卒大震动,时十千鱼,同日命终,既命终已,生忉利天。」
其实最有大福报的是经过放生...
圆因法师
|放生|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8562311491.html
-
问:能不能告诉我放生物命死亡更深一层的意义?
答:我们可以看看《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中,佛陀昔为流水长者子,不忍上万条鱼干涸死亡,急遣二十只大象负水济鱼,活鱼性命,并为上万条鱼说法念佛,上万条鱼得此功德,当日命终,众鱼尸体积聚池畔,神识往生忉利天,享无极之福!有经为证:「尔时其地,卒大震动,时十千鱼,同日命终,既命终已,生忉利天。」
其实最有大福报的是经过放生皈依...
佚名
|放生|
http://www.fjdh.cn/wumin/2007/10/15293013903.html
-
目标。(opanayiko)
有一般智能的人都能亲身体证。(paccattam veditabbo vinnuhiti)
法不是宗派。它有很多不同的名字:永恒的法(esa dhammo ...的贸易。
舍离恶意、激情、愤怒的思虑。
随时注意自然正常的呼吸。
觉知当内心生起不净烦恼时所造成的身体感受。
藉由身体的感受了知身心现象无常的本质。
自知自证:所有的感受不论多么愉悦,本质上...
葛印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3743213.html
-
替天行道”的历史画卷。古典小说《水浒传》第七十一回中有诗为证: 忠义英雄迥结台, 感通上帝亦奇哉! 人间善恶皆招报, 天眼何时不大开! 摘自《正法眼》
...佛教与一百零八 王亚黎 “一百零八”这一组数字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据《鸿雪因缘图》记载:素闻撞钟之法,各有不同。何南云:“前后三十六,中发三十六,共成一百零八声。”京师云:“紧十八、缓十八、六遍...
王亚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5248891.html
-
思想,历史,甚至语言。合之两利,分则两伤。
其实,佛经处处崇论闳议,提要钩玄。于立身处世之方,为学做人之法,俱能窥见崖略,有所启迪。
举《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为证:
“于诣病苦,为作...万有:信仰、道德、哲学、音乐、语法、文学、心理等等,不可胜数。
单从说教方面来看,佛典里有五戒、十善、四摄、四无量心、六波罗密等等,通通含有止恶、行善、自净、利他的意义。委实是公民教育的优质教材...
张嘉裕
|心得|学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0756008412.html
-
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奉献给我们的《因明正理门论直解》不是一时的有感而发之作,而是呕心沥血的精品。其中滋味,可用曹雪芹总结《红楼梦》写作的两句诗来形容:“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今举该书以下几个创新、独到之处为证: 第一,作者指出要搞清陈那新因明的逻辑体系只读商羯罗主的《入论》是不够的,必须读《理门论》原著,同时提出了一整套整体论的研读方法。 第二,本书认为《入论》对《理门论》所删去的四...
张家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12838113.html
-
真正感受到在纷纭的尘世中,佛才是他的归属,是他的希望。选择佛门,真心不悔!弘一大师出家以后,曾一度放弃音乐与书法,后来学生丰子恺跟大师说:“老师,既然众生喜爱您的音乐与书法,为什么不用音乐书法与众生结缘...记者张国锋先生到我们南普陀寺上客堂拜访濮老师,我和濮老师相识多年,我们交谈很久。濮存昕文化底蕴深厚,艺德很好,由他来扮演弘一大师是非常适合。 弘一大师是我一生的老师,对他的一生,,赵朴初居士有诗为证...
正 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149984.html
-
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 正观者,则生厌离, 厌离者,喜贪尽, 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 若欲自证则能自证: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 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结构。经文中句:“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下受后有。”包含于”,心解脱者”,是心解脱的自证知见。(11)句:“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表述如观五阴无常心得解脱,若观五阴...
释从信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70263813.html
-
他为了调剂老年生活,时常漫游西湖,手拄拐杖,头戴白色的纶巾,边走边看,陶醉在大自然的美景中,直到兴尽才回。有诗为证: 湛湛玉泉色,悠悠浮云身。 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 手抱青筇杖,头戴白纶巾...乐观,不像一般老年人的萎靡颓废。他的《览镜喜老》诗云: 今朝览明镜,须鬓各成丝。 行年六十四,安得不衰赢? 亲属惜我老,相顾兴叹吝。 而我独微笑,此意谁人知? 笑罢仍命酒,掩镜捋白髭。 尔辈...
李焕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80363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