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大乘考证

      大乘考证  非心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35册  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1978年11月初版  页73-82  --------------------------------------...评判,予闷然未有以应也。今闻十九卷二十号又续  载矣,诸佛学者多有坚申前请者,予乃不得不略贡其  所闻持者,以请益梁先生,并就正当世有道焉。壬戍  腊月六日著笔谨识。   大乘作者...

    非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04269617.html
  • 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索

    的阐述唯识观的著作,却在漫长的中国佛教历史上,不为教界与学界的重视,始终游离于学界的视野之外,又不为教界所重。这无疑印证了太虚大师对中国佛教现状的忧虑——大师的《大乘考证》中说:“日本人、西洋...[11] 详见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广》第三十二卷。  [12] 此派学术即是受到支那内学院派诘难最多的,印顺导师将其列在真常唯心之派系。  [13]《大乘考证》,见《太虚大师全书》四十九册...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473545.html
  • “心”“法”之间——从太虚对佛教考据学的态度看现代佛教的诠释困境

    坚决批判。首先,针对日本学界及中国学界的《大乘》真伪之争,太虚在《大乘考证》一文中对日本佛教考据学之风进行了严厉批评:  要知西洋人之学术,由向外境测验得来,乍观一层粗浅零碎皮相,后人...自到自得之最高妙证,渐随机阐说其呷分,渐随机又阐说其别一分,渐镕会而归之简易之行,习成流俗,浸失本真。而东方人一派一系之学,其历程皆可作如是观也。”基于上述论断,太虚认为《大乘》完全可以是马鸣对...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31663001.html
  • 《太虚大师的唯识思想》

    真伪,坏他信心。大师以为这二种都偏执一端,特别是日本传来的考证方法,治佛学是不适合的。《大乘考证》中说:日本西洋人治佛学,丧本逐末,背内合外,愈趋愈远,愈说愈枝,愈走愈歧,愈赞愈晦,原因是一切...日本人从考证的立场,最早提出怀疑,以为非马鸣造,非真谛译,而是中国人撰述的。国人梁启超也同情这种观点,撰《大乘考证》,为中国人能撰写此书而引以为豪。接着又有支那内学院师生站在唯识立场贬低《》...

    济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239935.html
  • 太虚大师年谱(一)

    (6)芬陀     昧盦诗录,附有“书镜月梦”,自称华子,殆悲华子之略称。以非心为笔名者,如“大乘考证”。署名芬陀者,有“任孤儿教育者应具性格之商榷”等。芬陀,梵语芬陀利之略,即白莲华。是故非...群,晚年复翊赞抗建:体真用俗,关涉至多。故于叙次大师行踪之际,特著意于下列诸点:一、大师为中国佛学之大成者,长于融贯统摄,不拘于台贤禅净,卓然成家。其宗本在妙有之唯心论,一再为楞严、等释难扶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5341926.html
  • 启绝学于再生 显悬壶以济世——太虚大师唯识学思想探微

    的阐述唯识观的著作,却在漫长的中国佛教历史上,不为教界与学界的重视,始终游离于学界的视野之外,又不为教界所重。这无疑印证了太虚大师对中国佛教现状的忧虑——大师的《大乘考证》中说:“日本人、西洋...阿赖耶识一方面依如来藏心,另一方面依无始虚妄习气。在真相如来藏与业相虚妄习气的相互交织中成立阿赖耶。《大乘》据《楞伽经》而有更为简捷明了的阐述。因此,从一切法依阿赖耶而生的角度出发,我们可断定...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5762986.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史上的五次大争辩(上)

    大乘考证》一文,针对梁启超的观点,逐条加以辩驳。他认为()确实是印度马鸣的著作。在他看来,“马鸣时(佛灭五、六百年间)应有(》之发生,且必马鸣时乃有《》之发生’。一九二三年...引起一部分学者的兴趣。首先是梁启超,他对望月亨等人的观点非常赞同。一九二二年,他撰写了《大乘考证)一文,对此的作者,译者及成书年代等等,均作了详细的考证。其中虽大部分引用了望月亨的材料,但也...

    傅教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2265278.html
  • “学”、“证”之间——近代以来佛教研究方法的困境及其反思

    析辩。太虚在《大乘考证》一文中对日本佛教考据学之风进行了这样严厉批评:要知西洋人之学术,由向外境测验得来,乍观一层粗浅零碎皮相,后人凭借以条贯整齐之,更进察其隐微,于是日趋完密,或因而又发见另一...若并此不承认,则根本上且不承认有佛,更佛法耶?”既然佛法是“心”的体证,所以史料的考据并不具有真理性,太虚认为《大乘》完全可以是马鸣对释迦牟尼本怀的体证之作。太虚指出:“马鸣创始复兴大乘亦然,...

    唐忠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547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