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大乘起信论’的诤论
蔡惠明
“法昔’月刊今年第一期发表了游有维居士的“对传撰‘起信论简论’在教义上一点不同的看法”,作者力图用“摩耶经’的悬记来说明“起信论’是马鸣菩萨所造,并且通过“真如缘起”的解释,来说明...
蔡惠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41964752.html
-
赵朴初答:正式形成学派的是中观、瑜伽两系,它们是印度大乘思想的主流。两系之间固然有学说上的诤论,两系内部也各有不同流派的发展。此外,也还有不同于两系的思想上的支流,将来有机会再谈。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010610805.html
-
七灭诤法 /张慈田 诤论是人与人之间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所引起的纠纷。这种纠纷小则可以令人与人的关系破裂,大则可以酿成团体与团体,乃至国家与国家战争的悲剧,如何来止诤是一项人人当知当学的律法。 ...僧团)处罚,该比丘不服,即向世尊禀告,他不以贼心取衣。世尊认为他并不犯戒。因此,制定现前毗尼灭诤法,即当要判定某人犯某罪时,需集合僧众及共诤人现前,并熟悉以何法、以何律、以何佛教灭除诤论。 二、忆念...
张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93753124.html
-
《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
无诤是佛教徒修行中的重要事项之一。不只部派佛教于此有详细的阐述,到大乘佛教时,也有进一步的发挥。“无诤三昧”便是大乘佛典中所常见的修行方法之一。
无诤:音译阿兰那。“诤”,即诤论,为烦恼之异名。诤有三种:(1)烦恼诤:指百八烦恼。烦恼为诤论之根本,故云。(2)蕴诤:死。此亦为诤论之根本。(3)斗诤:诸有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23359866.html
-
各时期佛法的结集与传持。其在印度第一时期结集弘传佛法者,以上首迦叶、阿难等为主,故成了声闻乘三藏的盛行。到了四五百年以后,内部已因诤论分裂至十八部或二十部,渐渐失却信仰;时乃有马鸣、龙树、提婆、无著、...应从此等广阔之意义上去建立和研究。在此种世界性佛学意义之上,与前人所讲佛学的观念不同。譬如说第一期佛教二十部派的分裂和诤论,其时已成了重大的问题;但到了笫二期,大乘起而与小乘对峙,甚而全然摄服了小乘,...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05674985.html
-
牧人欢喜当时在古佛的教法中出家,通达三藏,成为一名大法师。他善知轨范,又能持念讽诵,座下常有五百弟子随他学习、听取他的教诫。而且大众之中有诤论时,这位比丘能够善巧地使人和解,平息诤论。当时,有两位比丘心怀我慢,不肯去他那里起居问讯。有一次,这两位比丘和大众斗诤,因此才前来拜见大法师,顶礼之后陈白说:‘尊者,有一桩诤论,请您平息。’大法师心想:‘我若平息诤论,他们便不会再来。不如暂且退给僧伽,也不...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
|口业|恶口|因果|轮回|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12483217954.html
-
佛教从佛灭百余年后的第二次结集,分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别。上座部以僧团长老为主,思想转为传统和保守;大众部则以革新派比丘为主,较为积极和前进。 部派分裂发展的根本原因,南北传有所不同。依南传,主要是关于戒律问题的争论,就是在佛陀入灭后百年左右,东方毘舍离的跋耆族比丘众对戒律的态度,与西方严持戒律的耶舍长老有所不同,而引起“十事非法”的诤论。北传则是关于教理的意见不一,大天比丘对阿罗汉证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2955337.html
-
相处,不起诤论。不是“僧毁僧,佛法灭”,而是“僧赞僧,佛法兴”。
在正法时代,没有赞叹,也没有人诽谤。在像法时代,只有赞叹,没有诽谤。可是到了末法...,万德备”,成为两足尊。
发愿就要时刻遵守,不可有自私的心、自利的心、诤论的心、贪欲的心、企求的心、妄语的心。没有这六种心,便是正法时代,可将末法转为正法。如没有这六种心,就是末法...
宣化上人
口业|诽谤|三宝|宣化上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0923198864.html
-
“往生”与“佛来迎” 佛教的通用语,对于净土行人的寿终舍报,通常说“往生”。净土宗信仰者经常说:“往生一大事”,认为是此生最重要的课题。“往生”是怎么一回事?净土宗的教理,著重讨论“生因”,也就是“往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说:“名号是生因”,有人说:“信心是生因”,双方诤论不休,甚至相互批判、攻击。此外,也一些重要的诤论,譬如有人说净土宗念佛,可以“带业往生”,有人认为不对,应该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51259999.html
-
有人攻击,大致上能和平相处,不起诤论。不是“僧毁僧,佛法灭”,而是“僧赞僧,佛法兴”。
在正法时代,没有赞叹,也没有人诽谤。在像法时代,只有赞叹,没有...就要时刻遵守,不可有自私的心、自利的心、诤论的心、贪欲的心、企求的心、妄语的心。没有这六种心,便是正法时代,可将末法转为正法。如没有这六种心,就是末法时代,可将正法转为末法。若能本着这六大宗旨来处理一切...
宣化上人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6027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