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愿行具足之际,何愁不见弥陀慈父?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证果呢? 是大善智识亦是出世明师的上人,不忍众生苦,希望透过法音宣流,令未入佛门者能恍然大悟,重新调整观念,进而脱胎换骨,转凡入圣。更冀望已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70447564.html
-
恰恰容易出偏差、犯迷糊的老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观念,对这两个问题得出更自觉、清醒、透彻、深刻的认识。我们常说,宗教工作左不得,右不得,难的是左不得;急不得,松不得,主要是松不得...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更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统筹各方,协调关系,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尽可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我们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必须...
叶小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9474494082.html
-
真知灼见,提出了一些带规律性的、具有指导性的意见。如提出研究中“观念有时失衡,视野比较狭窄”,只有“清醒而及时调整观念”,才“足保持研究不断前进的前提”,“调整这些观念,并付诸实践,必将使中国佛教研究出现...《普门学报》第七期,第三三八页)作者标举“(一)随著观念的不断转变,研究理路将逐步趋于完善”;“(二)不断补充、运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中国佛教研究向深度与广度发展”;“(三)现实性课题的研究将...
皮朝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4564068.html
-
实践又离不开正见指导,这就需要从调整观念开始。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会使相关心态得到长养,两者是相互增上的。
如果我们不是以正确的发心念佛,即使念得再多,和修行还是...想一想,而是年年想,月月想,天天想。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轮回是苦,人命无常。在反复不断的提醒中强化心行,直到这一认识成为我们确定无疑的观念。
这种对无常和苦的思维,是修习任何法门的重要前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0076402.html
-
的老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要求我们进一步调整观念,对这两个问题得出更自觉、清醒、透彻、深刻的认识。我们常说,宗教工作左不得,右不得,难的是左不得;急不得,松不得,主要是松不得。对宗教问题长期性、...的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就更需要审时度势,与时俱进,统筹各方,协调关系,求同存异,化解矛盾,尽可能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在我们的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
叶小文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6303195486.html
-
办法,还是靠自己,靠自己去做观念的修正与饮食生活的调整。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发现我的想法是正确的,从此以后,我没有再住过院,近年来连感冒都很少了。
观念的修正,其实就是自我反省。
‘...已经相当严重,仍然有很大的痊愈空间。
而且,不只癌症,得任何病即使治好了,不表示已经完全痊愈。若不善加调整观念及生活、饮食,也都可能再得病。我曾在显微镜下观察,一位已治疗好的鼻咽癌病人,二十六年来...
佚名
|素食|
http://www.fjdh.cn/wumin/2007/11/12364514238.html
-
典章的改革、观念转变的外在方法、工具和钥匙,而且是和谐此三者的内在原则、原理和规范。和既是具体解决冲突的方法,亦是促使对象世界、人类社会继续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动力。
(一)从仁在调整生产...礼乐的要求,等等,都是使“仁者爱人”的精神得到贯彻实行。这是孔子对礼乐典章制度破坏后,所做出的成功的回应。
(三)从仁在调整观念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来看。
春秋时期,随着“礼坏乐崩”的形势...
张立文
|孔子|孔学|儒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13155024844.html
-
避免地潜伏着某些缺陷和不足,清醒而及时调整观念,是保持研究不断前进的前提。我们以为在中国佛教研究的观念上,存在着重外在轻内在、重历史轻现实、重经典轻实践的缺陷。也就是说,研究佛教史,重视佛教外在的社会...则是片面的。研究中国佛教的历史是很重要的;但忽视研究正在现实生活中起作用的佛教内容,是不妥的。研究中国佛教经典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忽视广大佛教信徒的修持实践,这种研究是不完整的。调整这些观念,并付诸实践...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004755604.html
-
的自他相换。
我们之所以发不起菩提心,多半是觉得众生和我们没有关系。这也需要调整观念,化解彼此的陌生与隔阂。佛法告诉我们,众生在无尽轮回中都曾互为亲人。那么,我们忍心无视亲人的痛苦吗?可能有人会...不会起贪?会不会起嗔?世间时时在发生变故,我们只是听听、看看而已。惟有那些和自己有关的,才会使我们心潮跌宕,辗转难眠。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还接受了很多错误观念,从而产生邪知邪见,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济群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80094948.html
-
思维来讲中国的宗教是有问题的,必须根据佛教本身的特点来讲。他指出,当前整个社会在转型,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佛教由于自身局限性和历史包袱,其观念与变化的速度没有及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阻碍了佛教界人士对佛教未来发展的认识,找不到正确前进的方向。政教关系的调适不够,佛教界内部的调整也有偏差。佛教要依附于政府的领导才能发展,并且一直强调在政府领导下来发展佛教。佛教界的一种倾向是出家人一味地强调政治身份与...
曾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73781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