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谈心(一)

      前 言   《般若经》云:於一切法,心为善导,若能知心,种种世法皆由心。   怀著感恩的心,以一年又八个月的时间,写完“谈心”这个连载於《普门杂志》的专栏。事实上这一系列文章的完成...执笔这一方面的文章,而且要每月一篇;《谈心》这个篇名也源自於师父上人的构思。因此就从一九八九年十月至一九九一年六月止(普门杂志第一二一期至一四一期)有十八篇有关唯识学的文章,陆绩刊载於普门杂志。 ...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8113183351.html
  • 谈心(四):生命的根源

    智慧的思考后转换为一种力争上游为大众谋求福利的“大我”时,这个原来为人所厌的自私之根源的意识即刻成为利他平等的慈悲之根源。   在《谈心》诸文中,我们已谈过“前五”是最忠实的五种感觉意识...凡”(无性有情)“愚”(愚法二乘)开示,只对“胜者”(有特殊理解力,最上乘根机者,指对於唯识道理能信解者)而。   又《首楞严经》卷五:   陀那微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2480083354.html
  • 谈心(二):第六意识的潜能

     这个是与“定”(缘专一境、心专注不散)相《法华经》是无量义处三昧、《华严经》是海印三昧、《般若经》是百八三昧。综观佛的教,若无此“禅定”,也就难臻大圆满觉之境地。在修行禅定方面有四禅八定、四无量...再生般地有了光彩和笑容。这就是第六意识所创的奇迹啊!   注释:   ①“言意识者,即此相续识,依诸凡夫取著转深计我、我所,种种妄执随事攀缘、他别六尘,名为意识。亦名分离,又复名分别...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09464083352.html
  • 谈心(五):本我、超我、无我

    “……还记得在女子中学时我们曾经共同演出话剧,你扮朱丽叶,我反串罗密欧,当时同学们都开玩笑地打趣,真像一对小情人,我们还一起照相留念,那一张相片,不知你还收藏著吗?不知内情的人还真的以为我们是对情侣...“阿赖耶识的探究”,提到在人的八种意识构造中,阿赖耶识是构成人们行为造作的一切意念之基础;做为异熟果的阿赖耶识二六时中恒常相续流转,他和前六识俱起现在行,但前六在熟睡时不起作用,阿赖耶识仍然持续动作...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8251083355.html
  • 谈心(六):真心与妄心——阿摩罗识

      在唯识学中,六之外尚有第七末那及第八阿赖耶识,并称八。真谛系统摄论宗又在八之外另立第九识阿摩罗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称此者。而玄装系统的法相宗则认为第八中的“阿陀那、无垢”(... 第六章 真心与妄心——阿摩罗识   一、真妄的定义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七云:“凡有心者,定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义故,我常宣: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21461185496.html
  • 谈心(八):遍计所执与诸法性空

    而是肯定知足的奉献人羣!   在唯识学上,把分别计较,常起执著的心态称为遍计所执。   二、的三性、三无性   凡是有为法皆是因缘所生的假法,无一法能够常住而实有。而我们从...唯识学就通过的三自性的作用和三无性的本质,来表达“无我”即“空”的思想,并以此去揭示人的思惟活动的奥秘。言意识作用下之思惟者“有”,言无意识作用下之思惟者“谈空”,空有皆不离识乃唯识理论思惟的一大...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9591985498.html
  • 谈心(九):依他起性与缘起无常

    生起。这种众缘生诸法的理论,从原始经典到大乘佛教的论典皆有提及它,“如幻假有”地表达了法相唯识的基本思想,亦为依他起性的真实含义。依他起性是阿赖耶识缘起之分别自性缘起的依据,它把所面对的一切事物...种种诸识转起。这与阳焰喻的心心所法不同,前者是没有实境,可以有心法的生起,此中是没有实心却可以生起种种差别。   (6)谷响:如我们在山谷中呼唤什么就有什么回响。这回声,本没有人在,但...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09142285499.html
  • 谈心(十):圆成的世界与人空法空

    前几章已介绍过),而我们就住在这八的世界,这就是唯识学派所谓的人类的内心世界的真相。同样的,对人类的了解对自我本性的探讨,在唯识学上用另外一种角度来阐释的教理,就是“三性”。透过“遍计所执性、依他...的是“妙有”,清净自性浑然圆成故称“真空”,以真空故缘起之诸法宛然;以所悟之境,乃因缘果之万法,因其实成而称妙有。这也就是《般若心经》所谓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亦即一切的存在(色身五蕴八的...

    释依昱

    |唯识|谈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1522085500.html
  • 谈心(七):人与自然的融和

    有一天有位名作家面对一位出家师父,如此问道:‘佛经中:“须弥纳芥子,又说芥子纳须弥”,前者以大包小尚能了解,后者以小容大,这实在令人难以接纳,於理不通,不过去。’   师问作家:‘先哲有句话说,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您同意此吗?’作家颔首。又问:‘我们称那些不学无术的人说是“胸无点墨”,难道那些有学问的人都是喝了很多墨水才读书吗?而对那些从上到大读了不少书的饱学之士,我们尊他们“...

    释依昱

    |唯识|谈心|生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4050085497.html
  • 谈心(三):人类自私的根源为何

    十九中)   思量,意即思考、衡量,是心去缘境的一种作用,广义地,通於诸识,亦即什么识皆含思理意,今只以第七为思量,意为此的恒审思量,的确是胜过其馀诸识。“恒”是相续不断之意,“审”是深明细察...等,恒审思量为我等。(《大正藏》卷三十一,二十四下)又卷三云:   唯此名穷生死蕴,一切有部增壹阿含经中,亦密意此名阿赖耶。谓爱阿赖耶、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欣阿赖耶。(《大正藏》卷三十一,十五...

    释依昱

    |唯识|谈心|自私|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0045983353.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