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越生死的思考 这是一篇关于哲学上“生死”问题的杂文。 任何学过佛法或稍具哲学常识的人都会看出本文论题的谬误:生死迷雾不可能穿越;即使能够穿越,也只有圣人或高僧才有可能;而且,超越生死不是逻辑...,但描述这种境界和感受的文章不多。第三、可以借此机会集众人之力担山跨日。庶几有成,岂不幸哉? 说到超越生死,几乎说到了人类理性的尽头、甚至之外。因为超越生死根本不是逻辑推论所能解决的问题。那么,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2652937.html
-
的生死当中,就像是一个长途旅行的旅人,走完一站又一站,经历无数的站,而这站就代表生死。我们应如何在还没走进下一站之前,在这一站中即需未雨绸缪,准备好如何在下一站能到达永恒之处,不要再度轮回于六道中旅行...诸位,至此虽己证到三乘圣贤的果位,但还未究竟成佛。故依十二支因缘而论,众生从无始以来,乃至尽无限未来,常沦生死苦海;若悟见十二支因缘生灭之相,即顿登涅槃乐地,然未到究竟,十二支因缘还灭所成就,仅是三乘...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
往生|临终|中阴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0014414488.html
-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為佛家勸人改過向善的常用語。佛教以「此岸」形容生死的世界,以「彼岸」比喻超越生死的涅槃境界。其中「苦海」一詞,於佛教中泛指各種苦難之世界,亦即生死輪迴之三界六道。
眾生沈淪於三界之苦惱中,渺無邊際,猶如沈沒於大海而難以出離,故以苦海為喻,能「回頭」,表示醒悟、悔改,「回頭是岸」比喻作惡的人,一旦悔悟向善,即能得救。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9384077396.html
-
佛教说的极乐世界和基督教说的天堂有什么不同呢?答:极乐和天堂确实不同。基督教的天堂,到有一天,福报享完,还是要再堕落轮回,这是不究竟的;而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所建立的净土,是超越生死轮回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造成的世界。十方的诸佛,包括释迦牟尼佛都劝导我们,要努力的听闻佛法,一直到被阿弥陀佛救度。出生到那个世界,我们就不必每一生每一世再轮回受苦。阿弥陀佛的力量,要切断我们现在和未来的苦,让我们...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42777607.html
-
中国化的禅宗,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仍注重在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从重人贵生、了脱生死到超越生死,禅宗从独特的视角对生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精彩见解,表现出对生死问题的强烈关注,对我们的现代生活有着重要的...可以启示现代人去努力建立一种正确的死亡观,从而能以健康的心态去坦然地思考、讨论有关死亡的各方面的问题,从而能够平抑由死亡所引发的精神痛苦,提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的品质。 三、超越生死禅宗是一种以自我精神...
刘剑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3480618.html
-
如本法师答:一般人却把超度两字,仅拿来当做超度亡灵之说,这种言说不很正确,超度的实际意义是超越生死,共度涅槃彼岸,是名超度也。超度的对象有三点立场,何等为三?
一、现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见者,导归正见(梵语samyag-drsti),由思想上的矫正,破迷启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二、现生中能依正见而起修,因修而证悟,得入涅槃,因而解脱生死,远离六道轮回,是名现生超度。
...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124612137.html
-
不可战胜的,这就需要人类拥有超越生死之精神,互相关爱,积极面对,共同努力。正如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所说,这是一个“需要责任感的新时代”,每个人都应当认同“我们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有责任,一种不是勉强接受...“贪、嗔 、痴”所导致的业报轮回。灭谛是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在于超越生死轮回,即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在于追求世间的大众安康,而不在于获得个人的荣华富贵和功名利禄。道谛告诉人们,“八正道”或“戒、定...
何建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74865415.html
-
痴”,避免起惑造业,才能出离生死之苦,获得人生的终极价值。全球金融危机虽然给人类带来生死之苦,但毕竟不是不可战胜的,这就需要人类拥有超越生死之精神,互相关爱,积极面对,共同努力。正如奥巴马在就职演说中...,世间的一切都是众多因缘集合而成的,没有孤立的存在,众生彼此不能脱离开来,而苦难正是产生于各人的“贪、嗔 、痴”所导致的业报轮回。灭谛是告诉人们,人生的价值在于超越生死轮回,即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
佚名
|佛教观点|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3273124.html
-
依旧迁灭无常,而此种行者恒处安然无畏。菩提大心,本来超越生死根本之我执,因此无有畏惧,可谓“无畏大心”。行者一旦发起菩提大心,而能恒毅保持养护此心,并顺之而实践,则能渐渐体会其中之安然无畏滋味,可谓“...
林钰堂
|菩提心|出离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2243262562.html
-
畏惧和怨恨。
优雅的天姿含蕴着一种超越自我,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泰然。
你千朵万朵地开,开遍尘世间乡野市井的角角落落。把昙花一现的美丽奉献给红尘中的芸芸众生。
你有自已纯洁的梦想,有...
吴桂瑛
|禅|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2222297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