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94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切莫贬阿罗汉

    切莫贬阿罗汉   (作者:希拉)  在老一辈的佛教时代,我们常常听到很多佛教文章写到“焦芽败种”这四个字,用来贬二乘学人,如(妙法莲华经玄义卷第九下天台智者大师说):  “二乘灰身灭智。灰身则色...,另一方面则是贬追求阿罗汉者为世间愚人。但是,这本百喻经并不是佛说的经文,很简单的一个判断:“一般经文的开头,都会冠以‘如是我闻’或‘我闻如是’,但这一部“百喻经”文的开头并没有。如以其内容来说,考...

    希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93167331.html
  • 息三得福:息忍、息让、息气

    他人气我我不气  我的心中有主意君子量大同天地  好坏事物包在里小人小量不容人  常常气人气自己世间事物般般有  岂能尽如我的意弥勒菩萨笑哈哈  大着肚子装天地 他人若骂我  当着小儿戏...

    佚名

    |忍辱|安|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20130430567.html
  • 太 子

    在毗婆尸佛时候,婆罗奈国的国王,聪慧贤能,很受国人尊敬。可是国王没有子女,这使国王很忧郁。后来经过十二年不懈地向天神祈祷,王后终于生了一个男孩。  这男孩生来心地慈善,相貌和悦,具备大人物的面相。国王...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193116328.html
  • 以平等心看待荣和辱

    http://www.fjdh.cn/Item/74489.aspx
  • 辱人求胜,反自己

      辱人求胜。   【解释】侮辱他人,以求得自己的胜利。   【分析】用道理来折服人,恐怕还会因此而启发了别人的求胜之心,以至于所用的道理,互相地抵触而无法接受。况且是自己的道理,本来就不够充足,...

    佚名

    |忍辱|安忍|侮辱|嗔恨|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22282596440.html
  • 不敬圣僧和尚 折福折寿现世报

      名言之中,十法界的有情尊卑有序,下者对上者恭敬才合乎天理,如果下者歧视上者,那就会以大不敬而陷入罪恶的深渊。僧伽证悟了甚深法性,相续清净,凡夫没有证悟甚深法性,相续杂染,前者为尊,后者为卑,...

    佚名

    |三宝|因果|报应|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1/08575931464.html
  • 无言的感化——佛陀怎样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南国首都一带行化。在这里,佛陀遭到一伙流氓的恶骂,这是任何一个圣人都没有遭受过的辱骂。佛陀,这位伟大的圣者,对于那些对自己恶毒的辱骂者,不...

    佚名

    |恶口|忍辱|安|慈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19413795675.html
  • 法清法师答:俗话说,士可杀不可!可佛家为何叫人修“忍辱”?

    法清法师答:菩萨修行有六个法门,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里所说的忍辱,可不是要人使劲憋着。因为憋着,就好像是筑了一道堤坝,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是在蓄积能量,一旦爆发,可不得...

    法清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21025585183.html
  • 波罗蜜忍辱研究 恒毓(博士)

      波罗蜜忍辱研究 恒毓(博士)   “忍辱”一词,国人并不陌生,但能够讲清楚它的含义的,我想是少有其人的。   在古代汉语中,“忍辱”是由“忍”和“”这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素所构成的。因此...名刃。”   二.的界定   “”是个会意字,是在“辰”的下面加手(寸)的形象。由于“辰”乃是“蜃”的本字,代表的是古代人用来耕作的一种农具,因而“”的本意应为“耕作”,作动词,相当于后来的...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35777195.html
  • 问:怎样教小儿念佛?

    小儿甫能言,即教以念南无阿弥陀佛,及南无观世音菩萨名号。即令宿世少栽培,承此善力,必能祸消于未萌,福臻于不知。而关煞病苦等险难,可以无虑矣。稍知人事,即教以忠恕仁慈,戒杀放生,及三世因果之明显事迹。俾习以成性。在儿时不敢残暴微细虫蚁,长而断不至作奸作恶,为父母祖先之。 至于幼时,又须以因果报应之事,与净土法门之利益,于学堂回时,谆谆训诲。则子女现时蒙念佛之益,必能免意外之虞。将来以为...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3027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