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9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识五行心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

    唯识五行心及其与现代心理学相关概念之比较  廖乐根  内容提要:唯识学将作意、触、受、想、思等五种心理作用称为五行心,也就是五种最基本、最普遍的心理活动。本文在简析五行心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五行心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简要的分析,并将五行心与现代心理学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比较。本文认为:五行心是心理活动的五种基本要素,是五种基本的心理机能,反映了心理活动的基本过程和...

    廖乐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4773550.html
  • 范古农答:行心五法中之触,与色法十一中之触,有何分别。何以重复。

    问:行心五法中之触,与色法十一中之触,有何分别。何以重复。   范古农答:行之触是心法,色法之触是色法,此即分别。心之触,是根尘识三堪能接触之媒介。色法之触,是身识觉之各种状况,如冷热轻重涩滑等。为法各殊,并非重复。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502212699.html
  • 以因明論式來檢驗義理──佛教邏輯的應用

    守方:為什麼? 0攻方:感受,應是無常,因為是心故。(基本命題) 守方:因不成。【先檢驗小前提】 1攻方:感受,應是心,因為是行心故。 守方:因不成。 2攻方:感受,應是行心,因為是行心中的感受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感受,應是行心中的感受,因為與感受為一故。 守方:因不成。 攻方:感受,應是與感受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 守方:同意。 (總計...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5338430.html
  • 以因明论式来检验义理

    )再給予檢驗。以下舉例說明之。〔例〕攻方:感受,應是無常嗎?守方:為什麼?0攻方:感受,應是無常,因為是心故。(基本命題)守方:因不成。【先檢驗小前提】1攻方:感受,應是心,因為是行心故。守方:因不成。2攻方:感受,應是行心,因為是行心中的感受故。守方:因不成。攻方:感受,應是行心中的感受,因為與感受為一故。守方:因不成。攻方:感受,應是與感受為一,因為依據自身為一的公設故。...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90438570.html
  • 现量与比量之间――作为佛教知识论与现象学比较研究个例

    我们是如何得出“角”的呢?在眼前的境中,我们如何抽离出“角”出来?这时,显然需要某种“注意力”的指向机制。唯识学有五行心,也就是在一切认识活动中普遍出现五种认识活动。五行心为:一作意、二触、三受、四想、五思。作意心就是注意,“使心惊觉而趣缘之境”。触心,“使根境识三者和合”。受心,“领纳触之境”。想心,“浮事物之相于心上”。思心,“使心造作”。[4]通过这五种行心,我们从...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85838563.html
  • 佛法对世间万有诸法的分类

    百法中与前五识心王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行心(五种)、别境心(五种)、善心(十一种)、中随烦恼(二种)、大随烦恼(八种),及贪、瞋、痴。    与第六识心王相应的有五十一个心行心(五种)、别境心(五种)、善心(十一种)、根本烦恼(六种)、随烦恼(二十种)、不定心(四种)。    与第七识心王相应的有十八个心:大随烦恼(八种)、行心(五种)、别境心中的慧...

    佚名

    |百法|心法|心有法|色法|心不相应法|无为法|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1/0921527350.html
  • 五位百法——佛法中对世间万有诸法的分类

    境。  时平等:心王与心同时作用。  事平等:心王与心作用时,是一个心王与同一种类的心起作用,并非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心王或心。  五位百法中与前五识心王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行心五、别境心五、善心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及贪、嗔、痴。  与第六识心王相应的有五十一个心行心五、别境心五、善心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心四。  与第七识心王相应的有十八个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447521.html
  • 五位百法

    作用时,是一个心王与同一种类的心起作用,并非同时有两个以上的心王或心。  五位百法中与前五识心王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行心五、别境心五、善心十一、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及贪、瞋、痴。  与第六识心王相应的有五十一个心行心五、别境心五、善心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心四。  与第七识心王相应的有十八个心:大随烦恼八、行心五、别境心中的慧、根本烦恼的贪、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04447988.html
  • 唯识学认知理论的现代心理学解析

    识相当于五种感觉,而第六识相当于意识。但上述说法如果真能完全成立,那心就成为可有可无乃至完全多余的东西了。而事实上,心的作用并非如此无足轻重,尤其是行心,它们永远伴随着各种心识的生起而生起,与心识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各种心理功能。例如,自康德始,近现代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活动范畴的流行看法一直是知、情、意的三分法;而在唯识学中,正是行心中的想、受、思三种心与六识的结合,形成了唯识学的知、...

    林国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90046406.html
  • 南传的五十二心

    法二──无惭、无愧。  (C)小烦恼地法十──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  (四)不定地法八:寻、伺、恶作(追悔)、睡眠、贪嗔、慢、疑。  2.瑜伽宗的五十一心法  (一)行心五:...)、睡眠、寻、伺。  3.上座部的五十二心法  (一)通一切心心十三:  (A)行心七──触、受、想、思、三摩地(心一境性)、命、作意。  (B)别境心六──寻、伺、胜解、精进、喜、欲。  ...

    叶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0239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