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什么意思?
印光法师答: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注重在听。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听,即耳根。心念、口念、耳听,此三根一摄,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闻别的气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自无污杂妄念,故名净念。净念,必须要常常相继不断,故名净念相继。能净念相继,久而久之,则得念佛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003811096.html
-
,自成片段。亲证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风。是以观音反闻闻自性之功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孰妙于是。(正)与海盐徐夫人书
...
印光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42448501.html
-
修持法则,常当如子忆母,行住坐卧语默周旋,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任何事缘不令间断,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能如是者决定往生。又须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常思己...不要送医院,走后24小时内不要动他的遗体,不要哭,否则他会起留恋之念而不能往生。全家人都要帮助念佛,助他往生,至少要念几个小时,还嘱咐不要通知任何亲友,不要戴黑纱,免去世俗的那一套。我们完全按照父亲的...
彭梅怡
|往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2/2058542968.html
-
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 般刺蜜帝译)
2006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恭逢佛教中传统的大势至菩萨圣诞。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夫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萨行,化度众生,皆不离此法门。修净土者,当知效法焉。
佛说无量寿经(2卷)〖曹魏 康僧铠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1卷)〖刘宋 ...
佚名
|圣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0939205174.html
-
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 般刺蜜帝译)
2009年9月1日(农历七月十三日)恭逢佛教中传统的大势至菩萨圣诞。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西方极乐世界...
佚名
|圣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09392089932.html
-
:曾引《大集经》说明欲得念佛三昧应修习四念处,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的经文,似未提到四念处,二处经文有无矛盾之处?如何...念佛能到第一义谛去,能得无生法忍!若是修奢摩他的止,到了未到地定或初禅以上时,那就不是死后,而是现在就可以到阿弥陀佛国去!若不这样努力,只是持名念阿弥陀佛,我认为很辛苦!想用这个方法达到欲界定都不容易,...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91284436.html
-
章有:“以念佛心入无生忍”,及“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的经文,似未提到四念处,二处经文有无矛盾之处?如何汇通?...这样念佛能到第一义谛去,能得无生法忍!若是修奢摩他的止,到了未到地定或初禅以上时,那就不是死后,而是现在就可以到阿弥陀佛国去!若不这样努力,只是持名念阿弥陀佛,我认为很辛苦!想用这个方法达到欲界定都不...
妙境法师
念佛|净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22441796220.html
-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一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出于《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原文是‘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先清净其念,此所谓一念圆净而成佛也。故念阿弥陀佛,以二力加持故,最为方便,必得一心清净。一心清净便是定,故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三摩地者,即是定也。
都摄六根即是不乱,净念相继即是一心。所以都摄...
智谕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智谕法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4643798.html
-
之婆心。大师于宗门消息亦甚熟谂,专弘净宗,亦是密护禅宗。诚能一念弥陀,念念相应,念到极处,无佛可念,即是曹溪风月。印祖有言曰:以观音反闻闻自性之功夫,修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净业,即净而禅,禅与净土,...修证工夫浅深次第,则本虽同,而所证所到大有不同也。……世人闻同,即谓儒教全摄佛教,闻异即谓佛教全非儒教,不知其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之所以然。故致纷纷诤论,可不哀哉。”可见印祖融通儒学,自有其特别之睿识。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61941960.html
-
依大势至菩萨所示,如子忆母之诚心,修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实行。果能死尽偷心,则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或可即得。然念佛三昧,乃三昧中王,且勿视为易易。纵不即得,当亦相去不远矣。都摄六根,为念佛最妙之一法。...身根焉有不恭敬严肃之理乎。故知都摄六根,下手在听。能都摄六根,则心识凝静而不浮散,便名净念。以六根既摄,杂妄等念潜消故也。净念又能常常相继无或间断。则念佛三昧,可即得矣。故下曰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大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61358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