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善导疏,无量寿经慧远疏,往生论昙鸾注。皆久佚之法宝,俱为刻行。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而谛观自然了了矣。可谓契理契机,善说法要。弥陀化身,殆非虚传。莲宗...
印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4445941.html
-
是天台宗的“五重玄义”,其分别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分别从经题、内容、宗旨、作用与见解阶次的角度对佛教经典进行阐释。另一个是华严宗的“十门开启”:教起因缘、本经体性、一经宗趣、方便力用、所被根机、藏教所摄、部类差别、译会校释、总释名题与正释经文。其他的讲经比较惯常的传规还有“七番共解”,其包含:标章、生起、引证、观心、料简、开合和会异。 在中国佛教八大宗中的“天台、贤首、唯识、三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40162878.html
-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两种。一个是天台宗的“五重玄义”,其分别是: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和判教,分别从经题、内容、宗旨、作用与见解阶次的角度对佛教经典进行阐释。另一个是华严宗的“十门开启”:教起因缘、本经体性、一经宗趣、方便力用、所被根机、藏教所摄、部类差别、译会校释、总释名题与正释经文。其他的讲经比较惯常的传规还有“七番共解”,其包含标章、生起、引证、观心、料简、开合和会异。
在中国佛教八大宗中...
陈冠桥 赵俊伏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296054.html
-
。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 (增广文钞卷一 复吴希真居士书一) 《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人。 (增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5351857.html
-
现观庄严论》。 这两本释论,写作方法完全不同,龙树的《大智度论》仅解释《大般若经》的第二会,随文演义,舌灿莲花,读了这本经著,就能对经文有所了解,是故成为讲释经文的典范。 可是了解了经文,却并不等于同时能了解经文所说的全部法义。读者也许有这样的经验,听人讲经,讲者将经中每一个字都解释得清清楚楚,可是全经讲完之后,脑中依旧一片空白,只留下对一些名相的印象。 《现观庄严论》就是针对著这种情形而作...
罗时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23978277.html
-
谛理极圆融,中下根人,莫能得益。故不若《四帖疏》之三根普被,利钝均益也。(增广上.与徐福贤女士书)
契理契机,善说法要
《善导疏》不用谛观等深意,但直释经文,俾中下根人,易于趣入。及其趣入,不言谛观...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92484446.html
-
五、释经文
(一)序分
每部佛经通常都是由三大部分组成: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如同一篇好的作文有前言、正文、结论三大段,写文章要有结构,让人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要写的是什么,而且文气顺畅。...的经文,其实在这里面往往都有破题的意义,让我们能明白整部经的时空背景,或是说法的因缘,这些会与以后的经文有关系。序分犹如人的头。我们人的头在人身体的最高处,因此又称为首。头是非常尊贵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进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95081530.html
-
判释经文。禅师既是大师高足,法门委寄,令(一作今)遣延屈,必希霈然。并法华经疏,随使入京也。 迟来仪,书不尽意。僧传以此为杨广宣召灌顶的令旨,但据《国清百录》皇太子弘净名疏第八十一,此说亦有问题。 据《百录》,仁寿二年,右庶子张衡宣令,慧日道场僧慧庄、法论二师,于东宫讲净名经,全用智者义疏,判释经文,一日二时躬亲临听,令扬州府总管遣参军张谐到天台,有谙委智者法华义者一人,仍斋疏入京。使到寺,寺差...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0042540.html
-
,尝遍历诸国,於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年)始来华,从事佛典翻译,至灵帚建宁四年(一七一年二一十余年之中,译出佛典凡一百七十六部(据历代三宝记,此经盖此时所译。 三、正释经文 经文分三章。一、总标,...所说也。又此说字,古文训作悦字,《论语》子曰:「有朋自远道来,不亦说乎!」则亦可释为佛智监机,知有众生可度,深所悦怀,无问而说此卷《八大人觉经》也。大人者,指佛菩萨,如来称为大觉世尊,菩萨称大道心众生,...
张秉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0363752.html
-
是唯心分别施设,唯心之心即如来藏。如佛所说乃为实相,如外道说则揣摩想像而已。释经文竟。更於三点,加以阐明。
一、如来藏就境界而言。本经云离妄想无所有境界如来藏门是也。心有能知,有所境,所境在内(...》一章经文,即申明佛说用意,由此而明心相也。此无他,不误认《如来藏》同於外道所说神我而已(神即我,有时译神,有时译我,有时连称神我)。印土外道亦讲涅槃、解脱,其说谓色躯虽化,神我犹存,此神我不解脱,总...
吕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5766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