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人阿弥陀”魅力之所在
张广艳
在民间一直流传着“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传说,那么阿弥陀信仰为何有如此广泛的信仰基础?这与净土宗的教义、仪轨有密切关系。经过净土宗高僧...进一步深入民间;明清以降,净土法门则成为各宗共同信奉的中心理念,以至形成“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民间佛教信仰格局。天下佛子无不以净土法门为修持目的,阿弥陀佛则成为中国佛教信众信仰的精神砥柱。
...
张广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024491899.html
-
http://www.fjdh.cn/Item/30323.aspx
-
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
我在第3章中据龙门石窟纪年造像铭的类别,说明了一到唐代,北魏时期没有的阿弥陀佛便以绝对多数出现,另外还出现地藏、救苦...来说什么意思也不明白的梵语“阿弥陀”原名,从这个译名由意译向音译的倒转,在传统力量作用最强的宗教界,还有在龙门这一狭小地域内出现,我想一定有相当的理由必须加以考虑。
首先在唐初,黄河流域一带,...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3692696.html
-
一声阿弥陀。 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 纵饶忙似箭,不废阿弥陀。 日暮而途远,吾生已磋跎, 旦夕清净心,但念阿弥陀。 达人应笑我,多却阿弥陀。 达又作么生,不达又如何? 普劝法界众,同念阿弥陀。 白居易不仅自己心地清净,一心念佛,而且还普劝法界众生,同念阿弥陀佛。在唐代鼎足而三的大诗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75355576.html
-
印光法师答:南无阿弥陀佛,乃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之号。
汝何不知阿弥陀经云,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此是释迦佛所说。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通是梵语。南无,亦作有曩谟者,经中通作南无。此翻恭敬,归命顶礼等。此二字,乃直示恭敬归依之意。阿弥陀佛,此翻无量寿。亦翻无量光。谓...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阿弥陀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8/09/19354829543.html
-
问:
回向西方也是回向我们自性?西方也是我们的自性?
黄念祖答:
对。所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不妨老老实实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世界名为极乐,其中有佛号阿弥陀,这才事理都圆融。如果你觉得既然是自性,就用不著回向了,这就也没什么叫生了,也没什么叫去了,都没有了,这都偏在一边。虽然如此,我还是回向,生到十万亿佛土那个极乐世界,亲近那个阿弥陀佛。再一说呢,那就是我的...
黄念祖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7132281276.html
-
他人来气我 我偏不生气一句阿弥陀 内心得清净学佛忍辱波罗密 念佛往生乐极去
念佛好 念佛好 念佛戒烦恼
念佛得长寿 念佛罪业消念佛开智慧 念佛得解脱念佛成佛道 持戒修佛道不杀生 不...念佛 一家能和好人人能念佛 天下太平了念佛功夫深 品味登的高念佛要观想 佛光头上照念念不忘阿弥陀 一定往生极乐去
南无阿弥陀佛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 定得大利益
【普劝为善,广种福田...
佚名
|忍辱|安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20130430567.html
-
兼济。目足齐运。到清凉池。又云。念佛不作福。入道多苦辛。作福不念佛。未免受沉沦。作福兼念佛。如筏渡迷津。则悲智齐融。方提得起这一句佛也。是故当勤精进。急办前程。一句阿弥陀。异口同音。一句阿弥陀。善恶不分。一句阿弥陀。凡圣正因。一句阿弥陀。解脱冤亲。一句阿弥陀。普济群生。一句阿弥陀。万善同登。一句阿弥陀。六度齐行。一句阿弥陀。净秽澄清。一句阿弥陀。东西合并。一句阿弥陀。包括古今。一句阿弥陀。函盖乾坤。...
乘戒法师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590588322.html
-
“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1.“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由“南无”、“阿弥陀”、“佛”三语连结而成。 2.“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3.“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此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而以无限量的寿命与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所以又名“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4.“佛”是“觉者”的意思;既能使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 5.“...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2451900.html
-
分为二:(一)事一心不乱。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佛号,能、所相应。心中惟有佛,佛外更无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行也阿弥陀,住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卧也阿弥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佛正念,扫除一切杂念,...
圆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344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