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赖耶识,又称第八识,梵语ALAYAVIJNANA音译而成“阿赖耶”。为有情根本的心识,八识之根本。它含藏了一切善恶行为的种子,当因缘成熟时,能引生有情的根身器界,所以为一切事物之根源。此...不舍,故说为执藏。
又有译作异熟识,能引起生死善恶业之异熟果的缘故。更有译作种子识、阿陀那识、根本识、神识、心等。
此阿赖耶识之理论乃由弥勒菩萨所开出,经无著论师之传承,而由世亲论师将之...
暴流
|阿赖耶识|唯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00033720911.html
-
阿赖耶识●作者:黄忏华居士
一、三相门
所谓三相者,自相果相因相也。
(一)、 自相 所谓自相者,自体相也。此识以所谓阿赖耶为自体相。阿赖耶梵语,此云藏,有能藏所藏执藏三义。所谓能...执藏者第七识自无始以来,迷执此识为自内我故,以我爱缘执义称执藏。犹如金银等藏,为人坚守。即第七现行者能执藏,第八现行者所执藏。此亦现现相望,称第八识之现行为执藏。有此三义,故名此识为阿赖耶识。然义虽具...
黄忏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4848264.html
-
很多师兄会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觉得色情的画面看一下也没关系,只要不手淫就行了,有些人确实当时是能忍住,但他不知道,他已经深深的种下了邪淫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了,遇缘就会产生作用,这就是为什么过几天会破戒的原因,所以认识阿赖耶识是戒邪淫最关键的地方。那什么是阿赖耶识?
简单说人有八识,前六识是: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看字面也能理解。第七识是末那识,它就是一个传递作用,把我们...
佚名
|戒邪淫|戒淫|阿赖耶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22504434017.html
-
的。所以我们认为世间事物没有真正常一不变的,只有前刹那跟后刹那相似而又相续,这是我们就着世间法来说的。
四种无障碍观,最主要的是依靠佛教里头的第八识、阿赖耶识而安立的。所说四有四无真正讲起来呢,离不开对于阿赖耶识的认识。所以世间的事物,我们站在大乘佛教理论的立场上,只能用对阿赖耶识的认识来认识一切事物,离开了阿赖耶识的认识,我们没法子真正认识世界的生灭的问题,没法认识世界的有和无的问题。比如...
韩镜清
|唯识|阿赖耶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12525120924.html
-
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在某种意义上说,唯识学的主旨就是在于建立以阿赖耶识为主体的认识论。唯识学的认识论是与实践方法论相统一的,它从深层次揭示心识结构与功能,目的在于实现转识成智,证得圣果。...阿赖耶识论。唯识学为在认识上解决认识的根源和存在的根源而建立阿赖耶识论。唯识学称阿赖耶识为根本识,它是前七转识(现行识)起作用的根据,这是对一切法存在根源的解释。唯识学也称阿赖耶识为所知依。所知是一切法,所知...
胡晓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3043069.html
-
阿赖耶识探源
韩廷杰
一、原始佛教的阿赖耶思想
唯识学创始人之一无著造《摄大乘论》,称《阿含经》中已经有阿赖耶识之名,即爱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但于现存汉译《阿含经》找不到这...清净道论》的作者佛音,所处的时代是公元五世纪,与无著同时或稍后,《清净道论》与无著的《摄大乘论》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基本一致。
对原始佛教的十二因缘仔细分析,已有阿赖耶识的萌芽。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473510.html
-
略论阿赖耶识 宗礼 内容提要:唯识学的确立,虽是在印度大乘佛学中期时的事情,但如果从历史地角度去考察它的思想源泉与发展中的演变,那不得不从原始佛教考察起。不然,不但不能明白它的思想来源,亦不能从...不足之处作了相对的补充,然其皆仍欠明晰;再次,大乘中期的唯识学对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理论之不足处作了合理完整的补充构建,由此大乘中期的唯识学思想成为印度大乘佛学理论的终极。 关键词:十二因缘、阿赖耶识、...
宗礼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3573527.html
-
阿赖耶识位,2。 善恶业果位,3。 相续执持位。 1。 从凡夫到第七远行地菩萨位——阿赖耶识位 2。 从凡夫到第十法云地——善恶业果位 3。 从凡夫到佛果——相续执持位 其理由: 1。 由资粮位、...
惟贤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53143070.html
-
阿赖耶识是玄奘学说之根基。阿赖耶识即含藏整个世界的本源。在奘系中,不存在严格的本体论思路,不承认本体与现象的划界,更不接受此岸与彼岸的区别。所以阿赖耶识是世界本源,却绝非世界本体。在玄奘看来...——用消解行为本身去消解,非利用一种已然实体化的概念去替代和遣除,此乃他与真谛的根本区别。所以,玄奘将内心的企划诉诸于“转识成智”,转有漏为无漏,转染污为清净。转是无穷转依,阿赖耶识正是转依“核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642487.html
-
从潜意识到阿赖耶识 梁劲泰 人类的意识来源于物质世界,人的意识由自然物质而生,但是却不是物质自然界自发地发展的结果,单纯生命的进化规律并不能说明人类意识社会性的本质,人的意识的形成是自然和社会...佛教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 佛教唯识论认为人们的意识所包含的要素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上七识末那识(manas)、八识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前六识是人们经验的、后天的...
梁劲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90969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