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城金藏[附注21]和弘法藏——释藏杂記之一
宿白一、赵城金藏经版移貯燕京弘法寺
一九三三年范成和尚于山西赵城广胜寺发現卷子装金藏[附注1]之次年,支那内学院蔣唯心先生即专程广胜,为之董理編目,是年底,发表《金藏雕印始末考》于南京《国风》[附注2]。該文第三章极論此金藏雕版后入燕京,貯弘法寺;并为元弘法藏所因: 崔(法珍)刻藏经(即赵城金藏)原版在晋,而元代补雕在燕京弘法,为此两事連鎖...
宿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60654580.html
-
佛世时印度十六国的政治形势(上)[附注1]
印度憍桑比著 百维译 佛世时十六国的国名如下:——鸯伽国(Anga)、摩揭陀国(Magadha)、迦尸国(Kāsī)、憍萨罗(Kosala)、拨只国(Vajji)、末罗国(Malla)、支提国(Cetī)、拨沙国(Vansā)、俱卢国(Kuru)、般遮罗国(Pancālā)、末遮国(Maccha)、苏罗西那国(Surasena)、阿湿迦国(...
印度憍桑比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43357558.html
-
昙柯迦罗、康僧会等均精于方术、星象、图谶之术[附注1]。后一件事指延熹九年(一六八)汉桓帝“饰芳林而考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屠老子。”同年襄楷上疏言::“又闻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
在汉末或晚至魏晋时的沂南画像石墓里,中室八角柱上线雕的神仙奇禽异兽的画像中,可以看到项有圆光的童子,这样的画像在柱身南面和北面的上端各有一个[附注2],这似乎应该是受了佛教造像影响而产生的...
杨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70758317.html
-
灵感寺,隋文帝开皇三年(582),移都之际,多掘城中陵园冢墓,徙葬郊野,为资亡灵冥福,建立寺院,曰灵感寺,[附注1]此其朔也。唐武德四年(621),一度废毁,至龙朔二年(662),城阳公主有疾沉笃,因姑苏僧法朗诵观音经,公主疾愈;改寺额曰观音寺,延法朗驻锡。至景云二年(711),改为青龙寺。青龙寺起源如斯。此寺“北枕高原,南望爽垲,富登眺之美”,[附注2]唐人诗文多载之。“迤逦峰岫列,参差开井分”,...
戴蕃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1855139.html
-
唐代房山石经刻造概况
林元白一 静琬刻经题记的发现
关于房山历代刻经的一般情况,我在去年曾就初分过目的石经拓片作了一次简略的报道[附注1]。当时因为石经山九个石洞所藏的石经尚未全拓,不能对它...题记。贞观二年(628)的题记现嵌雷音洞前左壁,石已残缺,幸而在元代贾志道的:“重修华严堂经本记”碑上留下一些记录,互相对照起来,才清楚地知道了静琬的意图[附注2]。贞观二年题记开头所缺的“释迦如来...
林元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5055108.html
-
新译《佛所行赞》十八颂[附注1]
巫白慧 公元四世纪佛教诗圣马鸣菩萨的不朽梵篇《佛所行赞》的第一章,纪述着释迦牟尼佛陀在“蓝毗尼园”降生的奇迹般的盛况。“蓝毗尼园”是在我国友好邻邦尼泊尔境内,是... 甘蔗的苗裔有甘蔗同样的威德,[附注2] 在不可征服的释迦族中所行清净, 象圆净的秋月万民爱戴, 这就是...
巫白慧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2355078.html
-
灾难频仍,正是密法教化之时机,故密宗之普传于世,乃应机而来之缘起。
然莲师亦预言,此时密法之兴盛,乃如灯将灭时还复明,兴盛之后,即将灭失,是亦众生因缘使然耳。
附注:本门‘圆觉宗’乃源于...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70886969.html
-
瀑布水流变小,江西省星子县电视台记者在拍摄风光片时,无意中在镜头里看到该悬崖上隐约有字,当用镜头拉近时,二十四个大字便清楚的出现在镜头里;据目测,每字足有一平方米,字旁有附注,但字迹难辨。
...
佚名
|庐山|摩崖石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09/1829451516.html
-
可想而知了。附注:1大劫=4中劫,1中劫=20小劫1大劫=13亿4千4百万年,1中劫=3亿3千6百万年,1小劫=1680万年...
吴玉天
|戒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2149253668.html
-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大都惊震于法师“乘危远迈,杖策孤征”,[附注1]“所经五万余里”,[附注2]那种坚苦卓绝的行为,但对中国和世界的佛学来说,法师的真正不朽的成就,实在于他“截伪续真,开兹后学”[附注...计划的。从其前后所出诸重要经论的次第上,可以看出他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传译的用意,而分为三个段落[附注3]: 开头一个阶段,始于法师回国那一年到贞覌末叶的五年间(贞覌十九至二十三年,即公元六四五——...
游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104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