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3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活方式与生态文明建设    摘 要:在现代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过程中,生活方式的反思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生活方式建设要求确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树立节制、和谐、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将生态观念落实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佛教对精神超越的追求、节俭惜福、慈悲利生的生活观念,以及戒杀护生、素食的生活实践,对于生态生活方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54470307.html
  • 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

    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      ( 南京大学哲学系, 江苏南京210093)   摘要: 学术界、佛教界十多年来关于佛教生态观的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回应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基本理念, 从传统佛教经典、教义中挖掘、整理佛教生态观的相应内容, 从佛教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内在价值论、慈悲观、净土观、传统佛教生态伦理实践等方面大体勾勒出了佛教生态观的整体轮廓。不足之处是缺乏理论深度, ...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5280809.html
  •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要论   [摘要]心性和谐思想是中国佛学和谐思想的核心内容。中国佛学心性和谐思想具有融合中印佛教心性思想的特征,它突出发展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智慧解脱思想,相对于印度佛教而言,具有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44865240.html
  • 诸法性空论

      诸法性空论   洪修平   万法性空论是大乘般若学的基本观点,自东汉末年支娄迦谶译介以来,就一直在中土流传。至鸠摩罗什及其弟子盛弘中观般若学以后,万法性空论更是成为中国佛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与涅盘佛性论一起,对佛教各宗派理论的形成,影响巨大。其中,对万法性空论直接加以继承发挥,并据以创立宗派的,就是吉藏所创的三论宗。   吉藏一生致力于研习阐扬佛学,并自成一家体系,...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795582.html
  • 法界缘起论

      法界缘起论   洪修平   本讲主要介绍华严宗的思想。在中国佛教宗派中,除禅宗之外,华严宗可称得上是一个中国化色彩最为鲜明的宗派。由于法藏实际创立该宗已迟至武周时期,因此他有可能兼摄诸宗之长而融通之,使其学说颇多糅合色彩。尤其是宗密以禅教相会通,基本结束了自佛法东流以来诸说纷呈的局面,中国佛学由此呈现出一种与印度佛学截然不同的、以真心本觉为特征的统一、稳固的理论形态...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5195628.html
  • 法相唯识学

      法相唯识学   洪修平   本讲主要介绍法相唯识宗的思想。法相唯识宗是继承发展古印度瑜伽行派理论学说的一个佛教宗派,也称“法相宗”或“唯识宗”,因通过分析“法相”而得出...慧主张“自证一分说”,认为相、见二分“遍计无体”,是虚幻的存在,唯有自证分“依他实体”,才是相对的实在;难陀主张见、相二分说;那认为见、相二分应有其所依的“白体”,故立见、相、自证“三分说”;护法则...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110795791.html
  •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中国佛学的特点与精神   洪修平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人中国以后,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最终完全融人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和方法,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漫长的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鲜明的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与文化精神。   中国佛教...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25996040.html
  •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   洪修平   中国佛学渊源于印度佛学而演变发展于自身的传统文化之中。中国佛学既保持了印度佛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精神,人文精神即是其中最重要的精神之一。中国佛学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人和人生问题的关注,表现出面向现实社会人生的一种人世关怀。印度佛学本质上是一种讲求出世的人生哲学,其根本宗旨是把人从人生...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096044.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中国佛学精神的中土文化之根   洪修平   印度佛教在两汉之际经西域传至中国内地,这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自此以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又融人了新的内容与养料,...的,不久以后,佛教就得到了恢复。北周王朝也多“好佛”者,但北周武帝却重儒术,信谶记,为了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他“求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采取了灭佛政策以“强国富民”。北周武帝的灭佛,与佛道二...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8335396352.html
  •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佛学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洪修平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学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合的产物,中国佛学精神是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大体上经历了汉魏两晋...道猛、僧钟等,齐代有慧次和僧柔。至梁代,成实学趋于大盛,“梁代三大家”智藏、法云和僧曼,皆为著名的成实论师。代的成实论师明显减少,但出现了值得重视的变化,即发挥《成实论》的“新”义,有所谓“新成实论师...

    洪修平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796901.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