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台就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二)
终南山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自从巢父许由以下,一直到民国初年的哭庵易顺鼎辈,中国的隐士不下万余人,即其中事迹言行历历可考者亦数以千计”, 如果加上不以隐士名世而有隐居经历以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8054484862.html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置环境保护高于一切的山地国家
目前不丹王国政府依然规定,到不丹旅行的游客,旅行团每人...
林伟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81787028.html
-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史飞翔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有隐逸的传统,从最早的伯夷叔齐、“商山四皓”,到近世的虚云、印光、来果无数的高僧大德都曾在此修身弘法。直到今天,终南山还被誉为是“隐士的天堂”。有不少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在终南山隐居修行。
据不完全统计,终南山现有约三百到四百名隐士。这些人来自全国各地,此外台湾、日本、韩国的不少修行人也来此隐居。他们...
史飞翔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3494087063.html
-
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台就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隐士之乡
终南山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
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
佚名
|隐士文化|终南山|佛教名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9/20244890029.html
-
与隐士刘遗民等书 [东晋]慧远法师撰 彭城刘遗民,以晋太元中,除宜昌、柴桑二县令。值庐山灵邃,足以往而不反,遇沙门释慧远,可以服膺。丁母忧,去职入山,遂有终焉之志。于西林涧北,别立禅坊,养志闲处,安贫不营货利。是时闲退之士轻举而集者,若宗炳、张野、周续之、雷次宗之徒,咸在会焉。遗民与群贤游处,研精玄理,以此永日。远乃遗其书曰: “每寻畴昔,游心世典,以为当年之华苑也。及见《老》、《庄》,...
慧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4549994.html
-
魏晋”。当然,他们居住的茅棚内没有沙发,没有空调,更没有佳肴或者美酒,他们吃野菜、喝泉水,观日落,听鸟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是居住在终南山内的隐士。
几千年来,中国的隐士传统尚在延续,终南山为隐士们默默地保守这一秘密,只是居住在闹市的西安人并不知晓,直到十多年前,这位美国汉学家的作品《空谷幽兰》的问世,终南山中隐居着数千位隐士的秘密才广为人知,哦,终南山还有另一个世界:
...
佚名
|佛教新闻|台湾|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7543987282.html
-
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 □ 席 红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 2007年第05期 “士”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个特殊阶层,它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作为“四民”(士、农、工、商)之首的“士”种类有很多,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隐士、居士、名士和处士。 隐者,隐蔽之意。“士不见于世,所以称隐士。”隐士首先是“士”。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出路无非有两条——出仕抑或隐逸,“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
席 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80670115.html
-
终南山为何多隐士?
史飞翔
“天下修道,终南为冠”。终南山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修道胜地,它既是佛教的策源地也是道教的发祥地。终南山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文化”,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
史飞翔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2895584.html
-
关于终南山隐士的最新报道
作者: 史飞翔
西安城南的终南山是一个具有世界文化意义的历史名山。它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终南山,以其居天之中、都之南,故又称“中...经台就是当年老子讲经之处。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台就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终南山之所以为世人所瞩目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的“隐士...
史飞翔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231994514.html
-
比尔·波特眼中的中国隐士与美国佛教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先生与四祖寺常住座谈会 整理:崇尊 时间:2007年10月14日 地点:四祖寺客堂会客室 明基法师:我们欢迎来自美国的比尔先生。比尔...的差异。我说得不好,不会讲太多,你们可以提问,我来回答。我对美国佛教的整体情况了解得也不是太多,因为我在美国也算一个“隐士”,我喜欢在家里面翻译佛经,不喜欢到外面去,去大学或者佛学中心去演讲的次数也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45755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