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却在同年四月十七日。见唐初沙门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甲收录舍道事佛的四篇文章[2](370)。第三种记载为,梁武舍道事佛在天监二年。见宋代沙门志磐《佛祖统纪》卷第三十七云[3](348下)。第四种记载为,梁武帝舍道事佛在其暮年。见唐代沙门神清《北山录》卷九[4](628上)上述四种记载,以前两种参考价值较大。与《集古今佛道论衡》相比,法琳《辩正论》成书时间更早。故而,本文将主要以法琳《辩正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2880771.html
-
高僧传》三十卷,《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等,均对研究佛教史有重要价值(。 道宣对中国佛教的主要贡献在律学方面。戒律是约束佛徒行为的规范,也包括出家受戒的仪规和僧团生活纪律。从三国开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23257430.html
-
发展的历史中究竟起到过怎样的作用,是因明学史乃至佛教史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资料显示,因明学的运用在唐代佛、道论争中起到过相当重要的作用。按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载:显庆三年四月下勅:追僧...是玄奘门下较为著名的一个因明论师。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又曰:“勅使告云,语师等因缘义大好,何不早论。于时三藏以下莫不欣庆。斯则无劳庙略,碎荡高旗,不藉军威,坚城屠陷,见之今日矣。”[19]可见,...
沈海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1501638023.html
-
,故尊崇道教,定老先、儒次、佛后之次序。他说:“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集古今佛道论衡》)。 当时,佛教护法者抗议传奕上疏的十一条之《上废省佛僧表》,...弟子意耳,不述不知。二以上均见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 事后,法琳法师认为“道在佛先”、“道士、女冠在僧、尼之前”是一大耻辱,佛教地位受挫,“事可辱,孰不可辱!一强烈抗议,僧辱即佛辱,力护佛教...
道 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73164382.html
-
制声,吐纳抑扬,并法神授。今之皇皇顾惟,盖其风烈也。” 因此慧皎同样认为曹植是中国梵呗的创始人,还指出他的创作是得到鱼山之神的传授。 据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卷甲: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魏武帝...喜佛教。正如汤先生所述,作《理惑论》的牟子同样讥神仙之术,但他恰恰是为了抬高佛教。佛徒恒引其《辩道论》,恰恰是因为这篇文章在佛道论争中有利于佛教,前引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就称赞此文论证了道教的“奸妄...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0367072.html
-
。七月,朝廷迎请玄奘法师,人寺译经,自然,道宣也在参加之列。 在高宗显庆五年(660年)到龙朔元年(661年)的二年里,著述勤奋的道宣,又写出了《释门归敬仪》一卷,《集古今佛道论衡》三卷(后补为四卷...多人。这年在山,他还撰写了《关中创立戒坛图经》一卷,《律相感通传》一卷等。 高宗麟德元年(664年)到二年(665年),道宣继续以焚膏继晷的精神,奋力撰写《大唐内典录》十卷,《广泓明集》三十卷,《集...
道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2445903.html
-
学体系。 道宣除在律学研究上所作的功续,他在佛教文史学上也有很大的贡献。他由贞观十九年到麟德二年(八四五—六六五)期间,先后撰成“续高佾传”三十卷,“释迦方志”二卷,“佛化东渐图赞”一卷,“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广弘明集”三十卷,“东夏三宝感通记”三卷,“释迦暑谱”一卷,“胜迹现在图赞”一卷,“法门义记”若干卷等。唐智升称他“外博九流,内精三学,戒香芬洁,定水澄奇,存护法城...
杨作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22966924.html
-
动手翻译,因纷拏而停下来,这同《佛祖统纪》的说法,稍有不同。 对于这一件事情叙述得最详尽的是《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文帝诏令奘法师翻老子为梵文事第十〉。这一段文字很重要,我全文抄在下面: 贞观...只限于翻道德经为梵文的问题。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来,道家此时是想向佛教靠拢,至少道士蔡晃和成英的态度是这样的。但是佛家采取的却是拒绝的态度,至少玄奘的态度是如此的。根据《集古今佛道论衡》,还有《续高僧传?...
季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0162100.html
-
巨害。焘纳之,即敕收高,于太平(真君)5年9月15日缢于平城之隅。太子又幽杀之,即宋元嘉之22年(真君6年,445)也。[172] 《集古今佛道论衡》所记的世祖是一位出尔反尔的人。他可以听崔浩之言...乎?时闻者莫不慨然。”[175] 果然是年9月,玄高及慧崇皆被缢。 晃太子于真君6年的被幽如果属实,当然与真君5年所下的禁养沙门诏:“主人门诛”的内容有关。《集古今佛道论衡》说晃太子于元嘉22年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23445806.html
-
僧玄奘亦曰:“正法隆替,随君上所抑扬”(《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大正藏,五二册),说明宗教兴隆与否,在颇大程度上依赖帝王的支持。(注 34) 如“沙门不应拜俗”、“沙门不敬王者”等之说即难以见容于...,五二册,页123)。(注 55) 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高祖幸国学当集三教问僧道是佛师事〉一文,大正藏,五二册,页381。(注 56) 见《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道士李仲卿等造论毁佛法琳法师著...
陈昱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564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