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1篇,用时1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慧能创立禅宗与佛教中国化

      [4]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行由品第——》,石峻等编:《小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2卷第4册,中华书局,1983午,第34页。  [5]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品第》,同J:书第59贞。  ...《坛经》[六],同—卜书,第6页。  [10] 敦煌本《坛经》[],同1:;朽,第7页。 ...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02259159.html
  • 禅宗“顿悟”浅释

     注释:  ①《喻伽师地论》卷三十六,《大正新修大藏经》卷三十。  ②印顺:《中国禅宗史》,上海书店1992年版,第311页。  ③《坛性.“品第争.  ④印顺:《中国禅宗史》,_L海书店...协会编《中国佛教》第四样,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353页,  O铃木大抽;《禅风禅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第矶一“页.  ⑩(坛经.般若品第二》.  ’⑩《坛纷品第》  湖北教育学院...

    蒋均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1351286.html
  • 禅宗的心灵之道

      [11] 《定慧品第四》。   [12]《般若品第二》。   [13]《忏悔品第六》。   [14]《品第》。   [15]《品第》。   [16] 《自序品第一》。   [17] 《...30] 《定慧品第四》。   [31] 《妙行品第五》。   [32] 《定慧品第四》。   [33] 《定慧品第四》。   [34] 《般若品第二》。   [35] 《品第》。   [36] ...

    彭富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2158711.html
  • 崛多三藏——最早把慧能禅法传到五台山的高僧之一

    的地方有三处,三处都是作为不正确的修持方法给予批驳否定的。但笔者所见到的几种版本(自称是曹溪原本、宗宝本、德异本)”[1]的《坛经》有两处用“静”,一处用“净”,前后并不一致:  ①《定慧品第四》:“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②《品第》:神秀命门人志诚到曹溪慧能处听法,“师(慧能)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

    赵林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3061102.html
  • 禅宗美学对语文教育的启示

    ]慧能.坛经·品第 [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6]慧能.坛经·机缘品第七[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8],[19]李泽厚.瞬刻永恒的最高境界[A...美学辞典[Z].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11]慧能.坛经·般若品第二[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   [12]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道麟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8020495201.html
  • 研究生读佛经笔记

    渐修,悟人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定慧品第四》)在“品第”中,他又专门提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合名。法无,人有利钝,故名”。这讲得是非常有道理...启示。在“机缘品第七”中,僧智常是“往洪州白峰山礼”过“大通和尚”,已获“蒙示见性成佛之义”的,然而因为“未决狐疑”,所以又“远来投礼”六祖。另见“品第”,志诚原是北宗神秀大师门人,但得六祖开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5047716.html
  • 读佛经笔记

    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定慧品第四》)在“品第”中,他又专门提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合名。法无,人有利钝,故名”。这讲得是非常有道理的。  在“忏悔...”中,僧智常是“往洪州白峰山礼”过“大通和尚”,已获“蒙示见性成佛之义”的,然而因为“未决狐疑”,所以又“远来投礼”六祖。另见“品第”,志诚原是北宗神秀大师门人,但得六祖开示,认为“在秀大师处,...

    释妙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4758947.html
  • 研究生读佛笔记

    也是非常通达的。他说“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定慧品第四》)在“品第”中,他又专门提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远来投礼”六祖。另见“品第”,志诚原是北宗神秀大师门人,但得六祖开示,认为“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其本心”,最后执侍六祖。从这些例子,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参...

    北邙山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2661751.html
  • 佛教顿悟与道教炼养

    而说的,禅宗尤其如此。因此,要真正认识顿悟,就不能不首先了解渐修。《六祖坛经·品第》说:“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法无,人有利钝,故名‘’。”[15]《六祖坛经·定慧品第四》说:“本来正教无有,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契,悟人修。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利,所以立‘’、‘’之假名。”这就是说,在佛法真谛的角度说,没有什么“”、“”可言;从众...

    恒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5343484.html
  • 在自由与规范之间——略论中国禅的“游戏三昧”及其与律制

    的意境。如宗宝本《坛经》“品第”就说到“游戏三昧,是名见性”;《传灯录》卷谓南泉禅师“顿然忘筌,得游戏三昧”;而慧洪的《禅林僧宝传》卷二十八中,也说杨歧禅师“天纵神悟,善入游戏三昧”。如此类似...》)所以梁慧皎在评论早期禅法时,曾以“四等六通,由禅而起;除十八,籍定方成。故禅定为用大矣哉”以及“禅用为显,属在神通”的话来作概述。(慧皎:《高僧传》卷十一)不管怎么说,早期中国禅法活动中重视神通...

    龚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70548924.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