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的医学观
——佛教对身心疾病因的探索与防治
范正风
内容提要:本文从“灵魂”、“心识”、“真我&...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
范正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1550592.html
-
行为艺术的哲学基础和日本禅宗的关系 --兼论空虚一代的知识断代 江因风 第一部分:行为艺术的表演性 国内搞行为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很多上了年纪的爷爷级别的人也行为了起来。 看了很多所谓的...大量的现代版本的“掩耳盗铃”式的笑话。 江因风 2004年于深圳
...
江因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34459364.html
-
慧远大师和善导大师净土思想之比较
风前泪
一、自力修证与仰仗他力的比较
慧远的思想是十分博杂的,既有传来的印度佛教各派观点,也有中国传统文化观点,包括儒道以及玄学。这种杂,正是...少数人所接受,这与善导大师所提倡的称名念佛风摩天下是不一样的,他的思想对后人没有太大的影响,只不过对当时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说是难行道。
但善导大师却与之不同,他提倡的是持名念佛。善导继承并发展了昙鸾...
风前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593878968.html
-
浅谈中观思想与净土的修学 范正风 佛说的般若性空法门为一切佛法的根本,性空大师龙树菩萨被尊为大乘八宗的共祖,乃是不争的事实,龙树菩萨的中观之根本论题--缘起、假名、空性、中道,其意义及内容,既博大又精深。今笔者试图着从如何正确把握住中道思想,帮助净土的修学,以步入佛法真理之门而进行展开,才不揣鄙陋, 无非是想真诚地救教于方家大德们批评指正。下面我主要就中观的缘起自性空理念进行论述: "...
范正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1550591.html
-
佛教戒律对现实的意义 --关于戒律与维护生态平衡的思考 范正风 站在人类历史的关键点上,二十世纪虽然带来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发展,却无法避免战争、贫穷与环境恶化等问题。当政治、经济、社会等力量试图予以解决却束手无策时,超越种族、国界与阶级立场的宗教信仰,此时成为联合国寄予希望的二十一世纪世界和平的新契机所在,面对大自然的疯狂报复,人类加深了对生存危机的忧虑。在人类必须面临的二十一世纪的重大...
范正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1650593.html
-
试从轻微戒论佛陀本怀
风前泪
内容提要:
菩提道上,往往需要从艰辛的粹练中记取生命的教训,不能只在浮幻的想象里,决定自己未来的旅程。需要勤苦的修集,如理的思维,正确的知见,依戒而活。因此释氏沙门必要在戒律的轨范下,深思熟虑,孜孜屹屹,掌握修道前提与方向,佛陀时常赞叹持戒的种种功德,我们是否能依着戒律的修学,而让人生的品味更加芬郁?让生命的价值更加发挥?让菩提的果实更加大如...
风前泪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5682167.html
-
意境内涵的文化学阐释 古 风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高度浓缩的结果,其中积淀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容。因此,意境并不是一个纯美学范畴,也是一个内蕴十分丰富的文化范畴。[1]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网络中的...一条界破青山色!”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拾枯柴,布水。” 僧问:“如何是龙华境?”师曰:“翠竹摇风,寒松锁 月。”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切莫唐突。” 僧问:“如何是瑞岩境?”师曰...
古 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161309.html
-
太虚大师二三事 大 风 实践利他教义 创造人间净土 有天我跟太虚大师闲聊,我说:“外间有人说老法师是政治和尚,您听了有何意见?” “那也是事实!”大师微笑说:“自古以来,不分中外,政教都相辅以行,宗教昌盛,有赖于统治者的倡导护持,反之,必因政治的阻力而衰颓,所以历来宗教家,必须和统治者周旋,远的不说,民国以来内政部就几次制订条例,要把佛寺产业充公兴学,基督将军冯玉祥在河南,;就曾大肆...
大 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5665145.html
-
[南阳]南都学刊,2003年第3期 23-27页 -------------------------------------------------------------------------------- 【作者简介】陈一风(1973—),男,四川省蒲江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博士生,主要从事孝文化研究。湖北 武汉 430079 【内容提要】孝道问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
陈一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4642239.html
-
释明生:一个通达出世入世之道的智者僧人 黄胜文;风子 从释明生明亮有神的双眸里,看见佛门睿智的烛火,闪烁、灵动、充满生命力,就像佛教一脉走过二千五百年后仍然朝气蓬勃地薪火相传下去。这位用苹果...议政的机会,通过种种方式,为佛教、为民众发出一些呼声,解决一些问题。人是辛苦一点,但站在这个位置上,就应该责无旁贷为大众做一点事情。 (黄胜文 风子) 图:释明生,全国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十届全国...
黄胜文;风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30662854.html